1 / 86
文档名称:

土地利用更新调技术规定.doc

格式:doc   页数:8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土地利用更新调技术规定.doc

上传人:zhangkuan1438 2015/4/1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土地利用更新调技术规定.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技术规定
(试行)
国土资源部
二○○三年十二月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技术规定
(试行)
为规范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确保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成果质量,统一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技术标准和要求,建立土地调查、统计制度。在总结土地详查、土地变更调查经验和满足当前国土资源管理需求的基础上,制定本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土地利用更新调查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简称土地更新调查或更新调查)指采用不小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简称土地详查)基础图件比例尺的现势性强的遥感(航空遥感或航天遥感)资料制作的正射影像图及相同比例尺最新测绘的地形图为土地更新调查工作底图,参考土地详查和土地变更调查的图件、数据等有关资料,查清土地利用现状的分类、分布、数量、面积和土地所有权状况,在此基础上建设或更新土地利用数据库,对土地详查和土地变更调查成果进行全面更新的调查。
第二条任务和目的
以县(市、区)为基本调查单位,以土地更新调查工作底图为基本调查资料,参考土地详查和土地变更调查等有关资料,将土地利用现状的分类界线、权属界线调绘在遥感正射影像图上,在此基础上建设或更新土地利用数据库进行图件的编制和面积的量算、统计和汇总。同时,更新调查后数据须与最近的土地变更调查数据进行衔接。为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和有关政策,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切实保护耕地;为集体土地所有权、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确权、登记、发证;为土地利用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建设用地审批;为建立土地调查、统计制度等提供准确可靠的基础图件、数据等基础资料。
第三条主要调查内容
一、各级行政区域界调查。
二、土地所有权界和使用权界调查
调查时可结合集体土地所有权、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发证进行权属界调查。
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
1:1万比例尺及小于1:1万比例尺调查地区,主要查清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和以村为单位的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界、国有土地所有权界和城镇、农村居民点以外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界;大于1:1万比例尺调查地区,参照地籍调查要求,查清城镇、农村居民点以外的每一宗土地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用途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四、建设或更新土地利用数据库。
五、土地更新调查后的各分类面积数据与最近的土地变更调查面积数据衔接。
六、编写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报告。
第四条制定本规定依据
一、《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1984年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
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的补充规定和说明(1987年国家土地管理局)。
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地(市)级汇总技术规程》(1993年国家土地管理局)。
四、《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省级汇总技术规程》(1994年国家土地管理局)。
五、《日常地籍管理办法<农村部分>(试行)》(1992年国家土地管理局)。
六、《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1995年国家土地管理局)。
七、《土地权属争议处理暂行办法》(1995年国家土地管理局)。
八、《全国土地分类(试行)(2001年国土资源部)。
九、《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2002年国土资源部)。
十、《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2001年国土资源部)。
十一、《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规范(试用)》(2002年国土资源部)。
第五条具备的条件
一、工作底图
工作底图可具备下列的一种或几种。
(一) 采用近2年的航空遥感资料(黑白或彩色航片或彩红外航片)制作的标准分幅正射影像图或数字正射影像图及相同比例尺的最新地形图。
、色调均匀、反差适中。
,地物点对最近野外控制点的图上点位中误差:平地、丘陵不大于±;山地不大于±;高山地不大于±。当影像质量较差,以及在森林、沼泽、湖泊、隐蔽等困难地区,平面位置中误差可按上述规定放宽1/2。平面位置中误差的两倍值为最大误差。
±、对角线实际尺寸与理论尺寸之差不得大于±、公里网连线实际尺寸与理论尺寸之差不得大于±。
(二)采用航天遥感资料制作的标准分幅正射影像图及相同比例尺的最新地形图。
:1万、1:,;1:5千时,;1:2千、1:1千时,应采用航空遥感资料。
、清晰易读、色调均匀、反差适中。
%,且不能覆盖重要地物。分散云层,其总和应不大于10
%。
,地物点对于附近控制点、经纬网或公里网点的中误差,平原、丘陵不大于± mm;山区不大于± mm;高山地不大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