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3
文档名称:

R语言导论.ppt

格式:ppt   大小:528KB   页数:10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R语言导论.ppt

上传人:marry201208 2017/11/2 文件大小:5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R语言导论.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R语言
刘文平
R的基本原理
R是一种面向对象的解释型语言
R的语法简单直观
线性回归的命令lm(y ~ x) 表示\以x为自变量,y为反应量来拟合一个线性模型“;
合法的R函数总是带有圆括号(),以区别于对象;
R运行时,所有变量,数据,函数及结果都以对象的形式存储,可以通过运算符、函数等对其进行操作
R的对象
对象的名字必须是以一个字母开头(A{Z}或a{z)), 中间可以包含字母,数字(0-9),点(.)及下划线(_)
R对对象的名字区分大小写
对象的产生:一个对象可以通过赋值操作来产生
x<-5
5->x
assign(“x”,5)
x=5
R的对象(续)
对象的显示
> name <- "Carmen"; n1 <- 10; n2 <- 100; m <-
> ls() #只显示对象名
[1] "m" "n1" "n2" "name“
> ls(pat = “m”)#对象名中有”m”的对象
[1] "m" "name“
> ls(pat = “^m”)#对象名第一个字母为”m”的对象
[1] "m"
R的对象(续)
对象的删除
rm(list=ls())#删除所有对象
rm(list=ls(pat=“^m”))
(删除对象名第一个字母为”m”的对象)
对象及它们的模式和属性
内在属性
类型:数值型,字符型,复数型和逻辑型(FALSE或TRUE) ,通过函数mode(x)得到
长度:对象中元素的数目,通过函数length(x)得到
> ()#显示内存中对象的详细信息
m : num n1 : num 10 n2 : num 100 name : chr "Carmen"
属性转换
z <- 5
digits <- (z)
d <- (digits)
对象及它们的模式和属性
改变对象长度
e <- numeric()
e[3] <- 17
length(e) <- 2
读取和设置属性attributes(x), attr(x, name)
z=matrix(1:50,5,10)
attributes(z)
attr(z, "dim") <- c(10,5)
对象类别
对象类别(续)
向量是一个变量,其意思也即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因子是一个分类变量;数组是一个k维的数据表;矩阵是数组的一个特例,其维数k = 2。注意,数组或者矩阵中的所有元素都必须是同一种类型的;数据框是由一个或几个向量和(或)因子构成,它们必须是等长的,但可以是不同的数据类型;“ts”表示时间序列数据,它包含一些额外的属性,例如频率和时间;列表可以包含任何类型的对象,包括列表!
对象类别(续)
对于一个向量,用它的类型和长度足够描述数据;而对其它的对象则另需一些额外信息,这些信息由外在的属性给出。这些属性中,有的是表示对象维数的dim,比如一个2行2列的的矩阵,它的dim是一对数值[2,2],但是其长度是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