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黄州快哉亭记苏辙.ppt

格式:ppt   大小:1,418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黄州快哉亭记苏辙.ppt

上传人:dlmus1 2017/11/3 文件大小:1.3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黄州快哉亭记苏辙.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黄州快哉亭记苏辙
作品背景:
北宋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获罪,苏辙倾其全力,以官职抵罪营救,苏轼终于出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辙也被贬为筠州(今江西高安)监盐酒税。     元丰二年年底,苏轼离京城抵黄州,因路途遥远,情况不明,将远在湖州的家眷托付苏辙照顾,元丰三年二月,苏轼抵黄州,生活安定后,苏辙即送苏轼家眷自南都出发,缭绕百日,经九江至磁湖(今黄石市),五月底,苏轼去离黄州四十里的巴河口迎接,作《晓至巴河口迎子由》诗,苏辙有《舟次磁湖,以风浪留二日,不得进,子瞻以诗见寄,作二诗答之》,苏轼又作《次韵答子由》诗。
黄州快哉亭记苏辙
元丰三年五月底,苏辙首次抵黄州城,苏轼作《今年正月十四日与子由别于陈州,五月子由复至齐安,未至,以诗迎之》诗,兄弟俩感情极深,“相聚旬日”,游览了黄州山水,又同武昌西山,苏轼作《与子由同游寒溪西山》诗。六月中旬,苏辙离开黄州,去筠州就任监盐酒税。     苏辙离开黄州后,苏轼作为兄长,时时都在关心他,两人互通信息,交往频繁,如元丰三年七月,苏辙病酒发肺疾,来信告之。苏轼在黄州迅速作《次韵子由病酒肺疾发》诗,有“旧人眼看尽,老伴余几个”之叹,再如元丰五年六月,又作《寄子由》诗问候。
黄州快哉亭记苏辙
元丰六年(1083)六月,苏辙第二次抵黄州,看望苏轼,兄弟二人诗文唱和,苏轼有《南堂五首》,苏辙作《次韵南党五首》和之。是时,张怀民贬黄州,在城西南建亭,苏轼命为“快哉亭”,苏辙作《黄州快哉亭记》,是文学史上的散文名篇。不久,苏辙仍回筠州.
结论:苏辙这一阶段的创作,与他的个人命运、手足情深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黄州快哉亭记苏辙
结构梳理:
一、介绍建亭原因和地理位置
二、快哉:饱览壮丽雄浑的自然景物
(此其所以为快哉者)
缅怀雄才大略的历史人物
(亦足以称快世俗)
三、感悟超然物外、不计得失
(使其中坦然,将何适而非快)
四、结语补叙
黄州快哉亭记苏辙
本文特点是因亭景而生意,借亭名而发论,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1、文章在开头交代快哉亭的地理位置、命名由来、并为后文安排伏笔之后,在第二段着力描写快哉亭附近的足以令人快意的景物。在写景时,或就目之所见,或就思之所及,融时空于一体,变化多端,开阖自如。
黄州快哉亭记苏辙
2、在第三段就“快哉”二字的来历发表议论,说明人生之快,既不在身边景物的优劣,也不在遇与不遇的不同,得出了“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的结论,既赞扬了张梦得,也抒发了自己不以贬谪为怀、随遇而安的思想感情,使一篇写景文章有了更深刻的意义。
文章委婉曲致,一波三折,充分体现了作者“汪洋澹泊,一唱三叹”的文章风格。
黄州快哉亭记苏辙
注音:
沅( ) 沔( ) 风开云阖( )
舟楫( ) 变化倏( )忽草木行( )列
睥( )睨() 骋()骛() 飒( )然
而风何与()焉会( )计
蓬户瓮()牖( )
濯( )长江之清流,揖( )西山之白云
黄州快哉亭记苏辙
释义:
肆大: 浸灌: 倏忽:
动心骇目: 指数: 遇不遇
不以物伤性: 蓬户瓮牖:
黄州快哉亭记苏辙
沅(yuán) 沔(miǎn ) 风开云阖( hé )
舟楫( jí) 变化倏(shū)忽草木行( háng )列
睥(pì )睨(nì) 骋(chěng)骛(wù) 飒( sà )然
而风何与(yù)焉会( kuài )计
蓬户瓮(wèng)牖(yǒu )
濯(zhuó)长江之清流,揖(yī)西山之白云
黄州快哉亭记苏辙
古今异义:
(1)窃会计之余功(古义:征收钱粮等公务;今义:财务工作人员)
(2)将何往而非病(古义:心情悲伤;今义:疾病)
(3)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古义:心情舒畅;今义:心里平静,无顾虑)
(4) 其中(古义他的心中;今义:在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