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短新闻两篇》教案
授课班级:高一(9)班授课时间: 授课人:张怀新节次: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了解香港近百年的发展史。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
2、培养在阅读中筛选信息的能力;
3、学习两篇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练、概括力强的特点。
三、德育渗透目标
1、通过学习第一篇文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认识法西斯的暴行,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感。
重点: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
难点:新闻报道如何既报道事实,又抒发感情。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生活在信息社会里,每天都会从报纸、广播、电视中接触大量的新闻报道,那么,如何从新闻报道中及时而准确地筛选信息,成为当今社会人的一项重要能力。而要提高这种能力,就必须了解新闻报道的特点,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两篇典型的短新闻。
二、明确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结构方式;
2、筛选两篇新闻报道的基本信息
三、整体感知
(一)《别了,“不列颠尼亚”》
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最别致的一篇,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角度,并且把末代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更加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消息一般由导语和主体两部分组成。导语放在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者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而主体则具体展开新闻事实的叙述。本文就是以这样一种结构组织材料的。
全文共11个自然段,按照新闻的结构可分为导语和主体两部分。
导语(第1自然段),以一个长句作为一个段落构成本新闻的导语。它包括背景的介绍: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还包括事件的结果:①米字旗最后一次在香港降落;②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在一句话中,包含了这么多的内容,让读者清楚地了解其事件发生的背景和结果。本导语照应标题,是全文的中心内容,它告诉我们,香港末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标志着长达150年的英国统治的终结。
主体部分按时间顺序来报道。
第1层(第2~4段),港督告别仪式(第一次降旗)
告别的时间:6月30日下午4点30分到4点40分。环境:在蒙蒙细雨中。港督的表情:面色凝重。场面: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代表英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对比: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阐明与深化主题必不可少的背景段: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第2层(第5~7段),添马舰东广场告别仪式(第二次降旗)
时间:6月30日晚上6时15分到7时45分。性质: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环境:雨越下越大。场面:查尔斯王子宣读英国女王赠言。两组对比:①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