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练习题答案(计算题)
第二章企业人力资源数量统计
1、(1)月末人数:甲:68人, 乙:98人
(2)1月份平均人数
2、
3、企业2000年平均人数:
5、(1)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
(2)维持不变,则工业总产值增加:
(3)节约劳动力:
生活日分配统计
1、1)①日历工日数=900×31=27900(日)
②公假工日数=11×900=9900(日)
③制度工日数=日历工日数—公假工日数=27900-9900=18000(日)
④出勤工日数=制度工日数—缺勤工日数=18000-300=17700(日)
⑤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数=出勤日—非生产日—停工日=17700-80-100=17520(日)
⑥全部实际工日数=加班工日+制度内实际工作日+停工利用工日
=40+17520+40=17600(日)
2)
2、工日工时
日历工作时间 30 30×8=240
制度工作时间 30-8=22 22×8=176
出勤时间 21 19×8+2×4=160
缺勤时间 1 1×8=8
停工被利用时间 1 1×8=8
停工时间 1 1×8=8
加班加点时间 4 4×8=32
实际工作时间 20 160-8=152
(1)
(2)出勤时间利用率:
(3)制度工作时间利用率:
(4)加班加点长度=4天 32小时
(5)加班加点比重:
第六章劳动生产率
1、
名称
产量(吨)
含氮量(%)
折算系数
标准实物产量(吨)
硫酸铵
1
尿素
氨水
合计
2、(1)
(2)分析工人劳动生产率变动及工人人数变动对总产量的影响
①
②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对总产量的影响指数
③职工人数变动的影响
步骤3 分析说明
%=120%×100。83%
=183+7。5
%,一是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使产量增加了183吨,二是由于职工人数增加,%,。两个因素合计,%,。
(3)小时劳动生产率变动与工人平均工作小时要变动对产量的影响。
报告期基期
实际工作小时数 111020 113256
涂料印刷产量(吨) 1098
职工平均人数 610 605
小时劳动生产率
人均工作小时T 182小时/人
月劳动生产率先
月劳动生产率=全日产品产量/月平均人数
①
②
③
即:120%=%×%
=-
月劳动生产率对产量的影响:(-)×610=183吨
小时劳动生产率对产量的影响:(-) ×182×610=
工人人均工作小时数对产量的影响:×(182-) ×610=-
183≈-
3、总产值与劳动生产率
分析全员劳动生产率及全部职工人数的变动对总产值的影响。
关系式:总产值()=全员劳动生产率()×全部职工人数(T)
列表: 指标报告期基期
总产值(万元)
全部职工人数(人) 2700 2600
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计算: ①总产值变动
②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对的影响:
③职工人数变动对的影响:
分析:%,,%,;由于职工人数增加,,两因素合计如下:
相对数:%×%=%
绝对数:+= 万元
2)分析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及生产工人占全员比重的变动对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关系式:全员劳动生产率=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生产工人占全员比重
列表: 指标报告期基期
()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T)生产工人占全员比重 % 80%
计算:①全员劳动生产率变动:
②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对的影响:
③生产工人所占比重的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