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以师带徒”加快年轻干部培养的实践和思考
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生产技能、专业技术及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国内不少基层企业,都结合各自生产经营状况和人才现状,借鉴国内外其他企业人才培养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实施了“以师带徒”活动。实践证明,“以师带徒”活动在为企业拓展培养、开发和造就青年人才的路子,实现企业长远良性发展奠定人才基础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助力作用。下面,我就结合综采队“以师带徒”的实践,谈一下开展此项活动的意义和思考,和大家分享。
开展“以师带徒”活动的现实意义
开展“师带徒”活动是青年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要实现年轻干部和人才培养的科学化,就要从青年自身成长发展特点出发,切实遵循青年成长的客观规律,尊重青年发展的自主要求,坚持在学习、实践中实现成才。从其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成长期,可塑性强,是最有朝气、最有活力、最具备开拓精神的新生力量。从青年成长成才发展的规律看,青年成才需要增加新的推动力,变自然成熟为促进成才。新录用的公务员,特别是从学校毕业的青年干部,渴望有好的环境锻炼成长,渴望能有施展才华、贡献聪明才智的机会。他们迫切需要在“名师”的指导下,找准人生坐标,确定前进方向,把书本知识与实际工作有机融合,有效地发挥内在动力和潜能,使自己的技能素质得到迅速提升。“师带徒”活动正是促进青年全面发展,尽早成才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师带徒”活动是在企业做强做大做优战略思想指导下,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持续稳步增长,不断引进优秀大中专毕业生的现实情况下,为尽快解决企业发展和技术人才短缺矛盾,充分发挥人才效应,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保持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而确立的一项“人才强企”工程,旨在发现青年人才、锻炼青年人才、培养青年人才、造就青年人才。
中国几千年文明的传承,有着自己特殊的延续方法,身怀技艺的师傅招收学徒工,让他们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这就是所谓的“以师带徒”。其实,在当今社会,“师带徒”已经有了更广泛的应用。以精工制造业享誉全球的瑞士,各行各业都有专业师傅培训学徒工,而这些师傅必须持有联邦颁发的技能证书。学徒工必须进行为期2至4年的专业培训,师傅每周放学徒工两天假,让学徒工自己到职业学校去学习与工作相关的理论知识。学徒工经过考试合格后,便可领到联邦颁发的技能证书,成为正式的专业技术工人。瑞士产品大到机床,小到军刀、手表,无不以其完善的设计、实用的性能以及精美的内外质量吸引消费者,而这主要得益于瑞士传承至今的“师带徒”。美国某机构从1983年以来,就一直对美国企业的领导者培训项目进行调查,他们发现使用自己的执行官作为未来领导者培训项目的授课老师的公司,比例不断上升,特别是2008年,有95%的公司表示,
“领导者指导学习法”的培训方式在公司培训中的重要性在增加。在企业管理人员培训中,最受欢迎的培训方法就是“领导者指导学习法”即“以师带徒”法,第二和第三位的则分别是“行动学习法”和“管理者训练法”。
“以师带徒”活动目的性强、针对性强、操作性强,只要方向把握好,就会取得明显效果,不仅对师徒双方产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同时还影响和带动了周围的人,形成了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二、开展“以师带徒”活动的实践设想
——不断完善“以师带徒”的内涵。“师带徒”活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到成效的长期性工作,需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