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金鸡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2011年至2015年)
“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改革扩大开放进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也是金鸡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加速结构调整、发展转型,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十二五”规划是金鸡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的总体规划。
一、“十一五”工作的回顾
“十一五”是金鸡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全镇上下紧紧围绕“12358”工作思路”,“坚持科学发展、富民强镇、构建和谐金鸡”的主题,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取得了经济社会建设的一系列成就,全镇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镇化进程全面加速,综合服务能力快速提升,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新突破,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一)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到2010 年末,全镇生产总值完成17038万元,年增长10%。其中第一产业完成4567万元,%;第二产业完成3879万元,%;第三产业完成8592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59万元,%;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实现788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27元,年
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3657万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要求,综合经济实力不断提高
1、因地制宜、发挥优势
按照“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充分利用改制地空行、冬闲地、冬炕地种植榨菜,全镇19个村(居)种植榨菜5000亩,榨菜年产值达到600余万元。在丹山、樵村、金刚、昝殿村等村建设小麦良种繁育基地2000亩,年产值达120万元;在福禄、沧山、长生、东关、胥坝、马坝、峰头壁、金龙、石老、金刚、丹山、启文、龙坪等村建设水稻制种基地2000亩,年产值达480万元;在丹山、金刚、樵村、昝殿、金龙、太阳沟、高石、长生、峰头碧、启文等村(居)建设玉米制种基地1000亩,年产值达100余万元。
2、坚持畜牧业结构调整
建设以金龙、嫘祖、沧山、胥坝、马坝、石老、东关、启文、龙坪、居委会、金刚、福禄、太阳沟等13个村(居)规模化和标准化的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实现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到2010年末,全镇培植20头以上养猪大户115户,年出栏生猪24826头,其中扶持发展出栏50头以上的无公害优质肉猪42户,年出栏优质猪3500头;发展牛、羊养殖大户18户,年出栏肉牛728头;年出栏肉羊5127头;年出栏小家禽312856只,年出栏肉兔17285只,肉类年总产值2415吨,实现牧业年产值5108万元,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3%.
3、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就业
实施“阳光工程”、“2000农民工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年转移农村劳动力7500人次,有序输出劳动力10000以上,实现劳务收入7500万元。
4、突出扶贫开发重点工作
加快贫困村社经济社会发展。以解决贫困群众的急需为切入点,狠抓了180户贫困户5010人的脱贫致富工程;以创新扶贫机制为切入点,巩固和扩大小额信贷扶贫、农户小额和农户联保贷款,从多方面满足了农户的贷款需求。
(二)切实加强灾后重建项目推进
坚持实行每一个项目落实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套措施、责任到人,限时推进、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明确项目推进涉及的镇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的工作职责和考核奖惩办法,切实加强对项目推进工作的领导,抓好项目推进的协调工作,统筹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1、加快重建项目推进
提前做好项目实施规划、可研、选址等前期工作;严格执行招投标;完善工程监管等制度,狠抓工程质量监督,确保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和市政工程项目建设规范推进、质量过硬。
2、依法完善项目推进相关手续
建立健全了重建项目台账、软件资料。完工后立即做好资金结算,接受审计、归档资料等工作。
3、强化项目推进程序监督
严格执行重建规划,及时查纠项目建设中的问题。重点围绕项目责任单位是否按照时间进度形成实物工作量,是否尽职尽责开展督促检查,加大行政问责力度,确保项目快速推进。讫止2010年底,镇政府办公大楼、村级综合服务设施等政权建设、金鸡计划生育指导站、金鸡畜牧站、金鸡卫生院、金鸡初中、金鸡小学、四桂小学等1180㎡配套设施和维修加固工程建设相继竣工,嫘祖街、文化街街面硬化等一批市政设施建设工程已全面启动。
(三)积极化解矛盾,营造和谐社会环境
从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大局出发,紧紧围绕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创新工作理念,完善工作制度,坚持依法治访,层层落实责任,集中解决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效化解了多起复杂的群众矛盾。矛盾纠纷隐患及时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