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杨世平教育案例.doc

格式:doc   大小:30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杨世平教育案例.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7/11/8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杨世平教育案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害羞的涵涵
杨世平
案例背景:
安全感是儿童生存的基本需求。有安全感的孩子情绪稳定,性格坚定平和,遇事不会惊慌失措,能较好地与同伴进行交往关系,能现实、理智地处理在生活中遇到的难题。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则表现为情绪波动大、胆小怕事、遇事回避、腼腆害羞、自信心不足、承受挫折的能力弱等人格倾向。
案例描述:
活动室里,一副紧张而娇羞的面庞映入我的眼帘。每次当我的目光轻轻地向她扫去时,她就像是受惊的小鹿一样蜷缩着头。我想:可能是才转入班级的缘故吧!时间长了总会好的。可是,一星期过去了,一月过去了,一学期也马上就要过去了,她依旧如第一次看到我一般,眼睛里充满了戒备和不安。从不敢大声说话,要是鼓励她大点声说话,她就低下头沉默不语。鼓励她讲个故事或表演节目时,她总是说“我不行”“我不会”。同时,我发现她每次与其他小朋友交流时,也是小声地、一副胆怯紧张的样子。
于是在精心准备之后,我们进入孩子的家庭,对孩子的情况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和了解。从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中得知,涵涵的爸爸常年在外地工作,家里就只有妈妈和孩子两人。妈妈对孩子的学****期望特别高,给孩子准备很多了学****书籍,还给孩子制定了详细的学****计划。在生活中,妈妈对涵涵的照顾十分细致、从不要求涵涵动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在家访时我们看到,每次当孩子想干点什么的时候,妈妈就赶忙制止:“你不会”“你不行”“你还小,不用做”……
案例分析:
一个人的安全感,与生命早期体征和“母体”的关系密切相关,也与幼年父母对孩子的理解、关爱和保护有关。秉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原则,我将孩子在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家长进行了沟通,希望能够找到孩子问题的根源所在,解决孩子的突出问题。
原因一:缺乏交流和信任
孩子有个愿望,希望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在一起,有很多的快乐的时光。但是很多时候,孩子的这个小小心愿也没办法达成。爸爸长年在外,一年到头只能见上几面。妈妈一个人忙里忙外,似乎总有做不完的工作,孩子的这个愿望就显得遥不可及了,更别说深入的交流和谈话了。
涵涵的爸爸妈妈时常担心孩子不能克服种种的挑战,担心孩子会误入歧途,总是不相信孩子,久而久之,过度的保护使孩子的自信心无法建立,在内心里自己给自己贴上了“我什么都不行”的标签,没有了安全感。
原因二:制定目标过高过远
涵涵的妈妈总是过分的操心孩子的事情,给孩子的心里增加负担,同时给孩子定的目标太过遥远,使涵涵感受到无形的压力,让她觉得无法承受,进而孩子就没有了安全感。
原因三:孩子与人交流的机会过少
在同伴群体中受欢迎会有安全感、归属感;反之,会产生孤独感、自卑感,这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兴趣和性格的发展。妈妈不太喜欢带涵涵到户外活动,孩子缺乏与人交流的机会,长期处于独处的境况,孩子与人交往的意愿和能力都在逐步下降,渐渐地形成了内向、腼腆、不自信的性格。时间久了,孩子就会觉得自己不受欢迎,不能融入集体,无法与人正常交流。
案例反思:
针对以上的分析,我们制定了系统的帮扶计划,决定帮助妈妈找到正确的教育方法,帮助涵涵找回自信。
1、家长应转变教育观念
随着教育的发展,不仅教师要有新的教育理念,家长也应该掌握一些先进的教育方法。如学会剖析造成幼儿性格内向的原因及训练方法,多给予孩子鼓励、多给孩子自我展示的机会、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让孩子大胆交流。同时家长可利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