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重庆两江四岸滨水地区规划设计.doc

格式:doc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重庆两江四岸滨水地区规划设计.doc

上传人:aady_ing01 2015/4/1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重庆两江四岸滨水地区规划设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重庆两江四岸滨水地区规划设计
【摘要】重庆两江四岸地带是反映重庆城市风貌的重要地区,本文着重从问题入手,全面分析两江四岸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站区域发展和城市战略发展的高度,从城市整体功能结构、空间结构、交通组织、景观组织、生态维护、文化传承和特色塑造等方面,提出整体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的总体定位、功能分区、风貌引导、土地开发、资源控制的两江四岸滨江地带风貌建设规划。
【关键词】两江四岸;滨江景观;建筑风格;城市风貌
Chongqing Two Rivers and Four Waterfront Planning and Design
Guo Xin
(Chongqing Planning Research Center, Chongqing 400000)
【Abstract】Chongqing Two Rivers and Four areas are reflected in Chongqing urban style of the important area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problems, prehensive analysis of two rivers and four banks facing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and st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urban strategic development height, from the city overall functional structure, spatial structure, anization, anizations, ecological protection, cultural heritage and other aspects and features of shaping the proposed holistic, coordinated and operability of the overall positioning, functional area, style guide, land development, resource control of two rivers and
four banks Riverside Strip style construction plan.
【Keywords】two rivers and four banks; Riverside Landscape; architectural style; urban style


重庆山峦叠嶂、沟壑纵横,高程上的多变起伏限制了城市建设中土地使用的有效性,但是山、水、城交错相应的格局同时也给城市风貌注入了独特的性格。两江四岸滨水地区项目范围内的可建区大多处于丘陵地带,海拔高程在196-350米之间。坡度是重庆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坡度小于25%的土地适宜建设,而在本次两江四岸地区研究范围内, 25%以下的坡地只占60%,使得建设用地非常珍贵,同时也造成城市建设成本高,难度大的问题。

长江、嘉陵江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发挥了不同的作用。1891年开埠前,人们依水而居,靠江吃饭;开埠后洋行在重庆城内逐渐增多,长江航运给城市带来了商贸发展机遇。建国后,三线建设时期,重庆成为重要的工业基地,两江四岸地区布局了大量轻、重工业。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文要求产业结构调整“退二进三”,随后重庆实施了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两江四岸地区遗留了大量的老工业厂房。


(1)生态资源的激活与修复。一是充分利用水位变化,地形起伏及结合市政设施规划创造出多变的河岸景观;二是改造并利用沿江丰富的工业遗址及码头使其成为市民可达可用的开放和休闲娱乐;三是市政设施的改造和新建将提供生态网络再生与激活的机会,以并进一步结合自然与城市生态的构建。
(2)总体战略定位的审视与提升。一是直辖市的行政级别带来的管理和资源优势;二是作为重庆国家中心城市定位的政策优势;三是对外综合交通的提升将强化重庆与区域和国际经济的互动影响;四内陆唯一保税港将进一步扩大重庆的经济辐射范围和辐射能力;五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重庆带来经贸合作潜力;六是三峡大坝将增加重庆的港口通航能力。
(3)两江四岸丰富的山水空间资源与固有城市人文特色。一是利用丰富的山水资源来强化并改善城市空间结构,建立沿江区城市景观、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互协调烘托的河滨风貌和城市形象;二是发展公共交通以及未建滨江路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