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9
文档名称:

中职《琵琶行》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1,478KB   页数:5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职《琵琶行》课件.ppt

上传人:yzhlya 2017/11/9 文件大小:1.4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职《琵琶行》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讲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伯牙的人擅长弹琴、作曲,他在汉阳江口弹琴时碰到子期在岸边细细倾听,并赞叹不绝。伯牙十分惊叹,这样一位樵夫打扮的人,怎么会欣赏我的琴声呢?他请子期上船,并问他:你喜欢听我弹琴,我现在弹一曲,请你说出曲子内容。说罢,伯牙弹了起来。子期听后说:妙极了!你弹出来的琴声像巍峨的高山一样,像流动的江水一样。伯牙惊叹不已。从此,他们成了知心朋友,后人因此用“高山流水”来称呼知音。
被贬浔阳的白居易在落魄失意之时也偶遇了一位知己,他被一位流落此地的琵琶女精湛技艺所折服,共同的遭遇使得两人在琴声中相互理解,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著名的《琵琶行》由此写成。今天我们就来学****这篇课文。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也比喻音乐优美。
小故事:
白居易从小刻苦学****白天黑夜地读书作文,顾不上休息,以致于口舌生疮,手肘磨出老茧。苦学使他的文学才华成熟较早。据传在长安时,曾携带所作诗文去谒见前辈诗人顾况。顾况望着诗卷上“居易”这个陌生的名字,开玩笑说:“长安百物方贵,居大不易!”说着打开看,头一篇《赋得古原草送别》,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句子,大为赞叹道:“有句如此,居天亦不难。”在顾况的推奖下,年轻的诗人开始闻名,不久就名动京城。
本为唐代诗人顾况以白居易的名字开玩笑。后比喻居住在大城市,生活不容易维持。
白居易,中唐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官至左拾遗(谏官)。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和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感伤诗。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今存诗近3000首。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月,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作品以通俗流丽著称。《琵琶行》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在诗人生前,就被广为传诵,所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行》。”
时期
生活特点
诗歌特点
前期
(从入仕到贬江州司马以前)
仕途一帆风顺,始终抱着“为民请命”“兼济天下”的宗旨。
以讽喻诗为主。代表作品为《卖炭翁》
后期
(即自贬江州司马到死)
是他“独善其身”的时期,揉和儒家“乐天知命”道家“知足不辱”和佛家“四大皆空”来作“明哲保身”的法宝。悔恨“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
以闲适诗和感伤诗为主。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
闲适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生平与诗作
2017/11/9
7
解题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明朝胡震亨《唐吉癸签》说,“歌”是曲的总称,“行”是“衍其事而歌之”,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解题:
除《琵琶行》外,还有白居易《长恨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曹操《短歌行》,曹植的《箜篌引》。
湓浦口( pén )         铮铮然(zhēng)
倡女(chāng ) 贾人(gǔ )
转徙( xǐ ) 迁谪( zhé )         
浔阳(xún )   荻花(dí )  
瑟瑟(sè ) 江浸月( jìn )
慢捻(niǎn ) 霓裳(ní )          
六幺(yāo ) 嘈嘈( cáo )
乍破(zhà )  裂帛(bó )
东船西舫(fǎng ) 虾蟆陵(há )        
红绡( xiāo )      钿头( diàn ) 
银篦( bì )  呕哑嘲哳(ōuyā zhāozhā )
拨弦(xián) 霓裳(ní cháng )
注意下面字的注音:
朗读、听录音理解:
小序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