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不诚信行为浅析.doc

格式:doc   大小:5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不诚信行为浅析.doc

上传人:pppccc8 2017/11/10 文件大小:5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不诚信行为浅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我国上市公司不诚信行为浅析
〔论文关键字)不诚信股权约束机制民事赔偿机制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分析上市公司存在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及时不完整、违规运作干扰市场正常秩序、投机行为等不诚信行为,并分析了导致这些不诚信行为发生的原因,进而提出加强股权约束机制,加强对中介机构的外部监管,健全民事诉讼机制和民事赔偿机制加大处罚力度等措施,以抑制上市公司不诚信行为的发生。
一、上市公司不诚信现状分析
随“猴王”、“银广厦”等一些上市公司欺诈行为曝光后,中国上市公司失信及造假行为造成的信任度下降问题突现,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据统计,自2001年4月以来,共有61家沪市上市公司遭到上证所77次公开谴责。2001年至2004年上海交易所公开谴责分别为18、19、19和21家(次),受到公开谴责的公司家数呈现增长的趋势。而截至2005年9月深圳交易所公开谴责已经多达31家(次),创出了历史新高(见下表)
上市公司遭谴责的行为主要是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及时不完整、违规运作干扰市场正常秩序、投机行为等不诚信行为。
。(1)募集资金内容虚假或具有误导性的信息。据统计,自1994年来有3家(次)上市公司涉及虚报募集资金金额。(2)虚构财务数据、虚增利润据统计。自1994年来,设计虚假财务数据而受公开谴责的公司高达42家(次),%。
。(l)不披露关联交易、关联方占用资金。通过统计,1994年至2005年9月,有59家(次)上市公司因关联交易及关联方占用巨额资金而受到证监所公开谴责,%。(2)不披露或延迟披露担保信息。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涉及担保的A股上市公司有520家,%。%,%的公司涉讼且涉讼金额巨大。(3)不披露或延迟披露公司筹集资金投向及委托理财情况。统计显示,%的上市公司改变了募集资金用途,%。其中,%。此外,在财务报表中对委托理财不予披露或延迟披露,因此而受到公开谴责的公司有14家(次),%。(4)不披露或延迟披露其他行为。公司由于不披露或延迟披露其他行为如经营环境恶化、股权质押及对外投资而受到公开谴责,至2005年有14家(次)%。虽然所占比例不高,但是影响极为恶劣。
,财务报告披露滞后。上市公司故意推迟重要信息公布日期,以争取到对自己有利的时机。对上市公司2003年年报披露及时性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共有30家上市公司更改了年报披露日期,共推迟416天,。据统计,由于不及时披露公司年度财务报告及季度报告而受到公开谴责的公司有34家(次),%。
。(1)盈亏公告更改频繁,与实际不符。据统计,因延迟公开盈亏公告或公告与实际不符而被公开谴责的公司占50家(次),%。(2)股权交易违规。据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