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图书馆按需印刷服务模式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59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图书馆按需印刷服务模式研究.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7/11/12 文件大小:5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图书馆按需印刷服务模式研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图书馆按需印刷服务模式研究
过去几年,数字出版的高速发展,开始占据出版业成为主导地位,但是用户对于白纸黑字的依赖和深阅读的需求使纸本资源仍有其存在价值,按需印刷作为数字出版的一项服务受到人们的关注。按需印刷满足了当前用户小批量、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印刷品需求,并且实现了人们几千年来渴盼已久的及时获取信息的愿望[1].
按需印刷改变了传统出版产业的生产链条,也变革了图书馆原有的服务内容。图书馆作为文献服务的提供方,按需印刷服务项目逐步融入到图书馆服务工作当中,缩短了新出版物与读者见面的时间,解决了短版印刷和绝版印刷的问题,帮助图书馆进行补藏建设并保证图书馆学术资源的完整性,同时还将用户的选择纳入到图书馆资源建设中来,节省经费开支。按需印刷逐渐成为数字出版环境下图书馆的一项特色服务,并成为继馆际互借服务之后进行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的重要方式,对图书馆服务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1按需印刷概况

按需印刷(Print-on-Demand,简称POD)的概念始于1990年。所谓按需印刷是指按照用户的要求,在用户需要的时间和需要的地点,直接将所需资料的文件数据进行数码印刷、装订,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印刷品,通俗来讲,即根据用户需求生产制作用户需要的出版物。按需印刷一开始主要是用来印制一些会议资料、宣传手册、标语和广告,随着印刷技术的革新和成本的控制,逐步应用到正式出版物。按需印刷经常与按需出版等概念一起使用,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是印刷方式,后者是出版形式,属于出版链条中的不同环节。

与传统的批量印刷相比,按需印刷应用数码印刷系统,直接将数字化文件通过计算机及其网络发送到数码印刷机印刷,流程更为简化和高效。传统的出版产业链是-出版社-印刷环节-书商-图书馆/书店-读者的产业链条,按需印刷将生产组织形式转化为-数字内容管理平台-网络交易平台-数字印刷(出版)-(配送)-读者的产业链,精简了出版链条,可以使读者直接进行资源选择,根据需要对出版物进行印制,减少了出版物积压和库存[2].
按需印刷凭借灵活、定制性强以及周期短的优势解决了特定人群对于纸本的个性需求。学术出版商斯普林格介绍说,他们已经关闭了世界各地的配送仓库,代之以若干快速印刷中心。用印刷环节本地化的生产模式很好地解决了原来运输和邮费费用高、运输时间长、信息获取不便利的情况,实现了异地选货,就地打印,及时获取印刷品,大大提升了信息服务的效率[3].
:
(1)数字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个性化印刷涉及大量数字化资源,建立一个有效的数字资源管理系统十分有必要,保证数字传输过程中数据的准确性、数据内容标准的统一性、数字资源格式转换的便捷性和数据传输过程的数据安全性十分重要。
(2)先进的技术设备。如何保证用户在短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印刷品,这就要求使用高效的印刷解决方案。数码印刷技术日趋完善,很好地解决了印刷过程中的按需生产,国外巨头如富士康乐、惠普、海德堡、柯达等公司都已拥有了相对成熟的按需印刷设备和系统的解决方案,并且多已投入生产和使用。
(3)版权问题的解决。数字版权管理是一切以数字表示的电子内容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数字传播在带来低成本和高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版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