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方法
学习要点
明确选择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科学依据
掌握不同年龄段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范围
灵活地掌握和运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基本要求
掌握并灵活运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基本方法
依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纲要》的主要精神
符合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
适应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
遵循科学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第一节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依据
0—3岁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范围
3—6岁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范围
第二节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范围
结构功能
生长衰老
生理心理
健康保护
人体
动物
植物
动植物
天文
气候季节
物理
化学
自然科学现象
环境要素
环境污染
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
家庭
社会
发展
现代科技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动植物
动植物
一、0—3岁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范围
1、习辨认亲近人的声音,能转向发出(叫他名字)的方向。
2、能注视或会指指认认周围生活环境中熟悉的人、物;能叫出周围生活中熟悉的人、物的称呼或名称。
3、观察人主要的感觉器官: 视觉(眼)、听觉(耳)、嗅觉(鼻)、味觉(舌头)、触摸觉(手、脚),能指认五官、能用手做简单的模仿动作;能尝试探索、感受其各自的功能。
4、尝试用动作、表情或简单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愿望、要求。
5、在成人的带领下愿意接触大自然。
6、知道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
一、0—3岁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范围
7、通过视觉、触摸觉等辨别他们周围生活环境中常见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冷热、软硬等差别明显的特征。
8、通过玩水使宝宝感受水、喜欢水。知道渴了的时候喝水,水能解渴。
9、根据3岁以前学前儿童的生活经验要感知最简单的数1、2、3等,结合最熟悉的物体能进行简单数的点数。觉察指认形状(例如,能认出特征明显的三角形、方形等,注意方形是正方形、长方形的统称)、时间(昼夜)、空间(上下、内外)等明显的不同,能开始初步了解人、物、事之间的简单关系。
10、让他们接触、观察并笼统比较物体的数量;能按顺序有节奏地念数词;能在1—3个物体的范围内进行按物点数。
二、3—6岁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范围
关爱、探究身边的有生命物质、探索无生命物质与其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关注、感受、探究身边的自然科学现象。
科学与数学有机结合,进而建构儿童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感受现代科学技术对人们生活的作用。
植物
部位与功能
生长条件
其他繁殖方式
种类与特征
种子与繁殖
对人类的功用
植物与环境及人们生活的关系
关爱、探究身边的有生命物质、探索无生命物质与其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