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输血
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
赵永强
输血
输血是一种补充血液成分不足的支持性治疗措施。
输血疗法是广泛应用临床各科的重要治疗措施。
任何血液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及凝血因子)的缺失,均可采用输血治疗。
输血疗法发展史
1818 年 Blundell 首次采用输血,成功救治产妇。
1900 年 Landsteiner 发现 ABO 血型。
1940年发现Rh血型系统。
1954年 Dausset发现HLA系统。
?年发现血小板抗原系统。
二战期间分离血浆和血细胞,血浆在前线救治了大量伤员---- 开创成分输血。
现状成分输血和血浆代用品的广泛应用,人造血球的研究----合理、节约、安全用血。
成分输血
血液由血浆和各种血细胞组成。将供者血液不同成分应用科学方法分开,依据病人病情的实际需要,分别输入有关血液成分,称为成分输血。
全血
新鲜冰冻血浆
(FFP)
(板球)
浓缩红细胞
白蛋白
静脉免疫球蛋白
各种凝血因子
洗涤红细胞
血液制品知多少
去白细胞板球
去白细胞全血
机采血小板
机采白细胞、
造血干细胞
冷沉淀
冰冻红细胞
离心
血细胞
分离机
分离
分离
分离
白细胞滤器
/射线照射
分离、纯化
病毒灭活
低温
沉淀
静脉
放血
去白细胞浓缩红细胞
白细胞滤器
射线照射
白细胞滤器
射线照射
自身全血
冷藏/回输
分离
生理盐水
洗涤3-4次
袋采血小板
过滤
成分输血现况
发达国家
成分输血占输血总量>90%
我国
年用血量1300吨
成分输血仅占25~30%
成分输血的优越性
疗效显著
副作用少
节约血源
经济方便
成分输血的优越性
一、疗效显著
高纯度、高效价、体积小
例:欲将体重60公斤的患者的血小板
由10×109/L 升至 50×109/L
需全血: 3000 ml
需浓缩血小板: 200 ml
(>×1011/200 ml)
二、副作用少
输入总量
(单位)
反应人次
反应率
(%)
全血
19,126
87
红细胞
42,678
74
P<
输全血与输红细胞的输血反应率比较:
2. 输入量少:可减少输血过多所致循环负荷过重或输入保存液过多所致酸中毒的发生率。
3. 减少血源性疾病的传播:肝炎、 AIDS、梅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