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文档名称:

中国古代思想.ppt

格式:ppt   大小:383KB   页数:3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古代思想.ppt

上传人:yzhlya 2017/11/13 文件大小:38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古代思想.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古代思想
春秋时期
一、孔子
1、孔子的生平、经历
2、孔子思想产生的背景
3、孔子的思想体系
4、孔子的教育活动
5、对孔子思想的评价
二、老子
一、孔子
1、孔子的生平、经历
(1)地位: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出身:孔子名丘,。
(3)政治简历:他官至司寇,因不满鲁国执政者所为,周游列国,向各国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4)文化成就:晚年他回到鲁国,全力从事教育文化事业。孔子曾整理出《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典籍,他的思想主要保存在由其弟子整理记录的《论语》一书中,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
2、孔子思想产生的背景
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大变
革的时代。(1)王室衰微,(2)诸侯争
霸,(3)维系旧有政治秩序的礼乐制度也难以为继。
3、孔子的思想体系
核心是“仁”和“礼”
“仁”最基本的含义就是“爱人”“仁者爱人”。
(1)孔子仁爱的对象大大超出了家族和等级的界限,他还进而主张统治者要施仁政。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2)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必须遵循“忠恕”(宽容)“”。
(3)但孔子的“仁”,爱的程度是逐渐降低的。
“仁”和“礼”的关系:
在孔子的思想中,“仁”和“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他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只有“克己复礼”才能实现“仁”。
“仁”和“礼”两条原则,不能单纯地行“礼”而不顾“仁”,也不能单纯地行“仁”而不顾“礼”;而应该将两者结合起来,行“仁”的时候考虑到“礼”“礼”的时候也要考虑到“仁”的制约。
实现“仁”和“礼”的又一途径
孔子认为要实现“仁”和“礼”,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
(1)“中庸”就是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能恰到好处。
(2)“中庸”还要求将各种正确的原则、思想等妥善地加以调和。使它们互相补充,互相制约。
4、孔子的教育活动
(1)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教育对象: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他招收学生不分贵贱,只要愿意行“束滫”之礼,都可以成为孔门弟子,使受教育者的范围得到扩大。。
(3)教育方法:主张“因材施教”
5、对孔子思想的评价
(1)孔子及儒家学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渗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历朝历代加封了各种尊号。
(2)孔子的思想在古代就传播到国外,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儒家学说成为这些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法、德等国先进的思想家们从儒学这个完全不同于基督教的思想体系中得到很大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