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文档名称:

《论语》.ppt

格式:ppt   大小:2,632KB   页数:3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语》.ppt

上传人:2072510724 2017/11/13 文件大小:2.5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语》.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0、《论语》十二章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这些著述对中华文化曾产生过深远影响,直至今天,仍光芒四射。我们同学们进入中小学学****已经七年了,关于建立正确的学****态度和运用正确的学****方法的重要性,一定有了不少体会。我国古代的孔子是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在《论语》这部儒家经典中,他的弟子记录的孔子言论,有不少是谈学****态度和学****方法的,对同学们搞好学****加强个人品德修养都有很大意义。现在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学****论语〉十则》这篇课文。
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被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其体式归纳起来主要有: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对话体;叙事体,。其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东汉时,《论语》被列为“七经”之一(七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读准字音
人不知而不愠( )    学而不思则罔( )     论( )语思而不学则殆( )    
不亦说( )乎  不逾矩( )( )
三省( )吾身      传( )不****乎    
曾( )子一箪( )食      曲肱( )而枕之
合作探究,重点学****课文前四章。
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齐读。
第一遍读准字音; 第二遍读出节奏; 第三遍抑扬顿挫。
,教师适时点拨。
1、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按时
通“悦”
愉快
志同道合的人
了解
怨恨,恼恨
有道德修养的人

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温****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第一则:讨论学****方法、乐趣与个人修养:
不断实****和温****方能牢固知识,学****之乐;
朋友远道而来,切磋促进,人生之乐;
自求长进,不怨他人,提高修养。
注:孔子讲的学****包括礼(礼节)、乐(音乐)
射(射箭)、御(驾车)、诗、书。既要学书本
知识,又要实****各种技能,还要跟德育结合。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学而》)
[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的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或学业是不是复****过了呢?”
重视品德修养:
每天自我反省——
是否尽心尽力做事;
是否以真诚交友;
是否认真复****学过的功课。
老师传授的知识,动词作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