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市区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沈政发23号.pdf

格式:pdf   大小:150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市区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沈政发23号.pdf

上传人:鼠标 2023/6/8 文件大小:15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市区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沈政发23号.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市区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沈政发23号】是由【鼠标】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市区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沈政发23号】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市区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制定机关??公布日期??施行日期??文号?沈政发[2010]23号?主题类别?财政综合规定?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正文:?----------------------------------------------------------------------------------------------------------------------------------------------------?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市区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沈政发[2010]23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为进一步规范各级财政分配关系,建立财政收入、财力稳定增长机制,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根据《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省市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辽政发〔2010〕9号)精神,市政府决定从2010年1月1日起,调整现行的市区(含县、市、开发区,下同)财政管理体制。???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顺延省市财政体制调整的主要思路,按照“下划收入、核定基数、增长分成”的要求,建立分配合理、激励发展的市区财政管理体制。通过下划市区共享税收收入、科学核定分成比例、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措施,扩大各地区一般预算收入规模,理顺市与各地区收入分配关系,充分调动各地区发展经济、壮大财源、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增强各级财政保障能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促进我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二)基本原则。???。在将省共享税收全额下放的基础上,下划市级税收收入,实行市与各地区总额分成。按照省核定分成比例方法,科学核定市与各地区财力分成比例,建立分配合理、激励发展的市区财政管理体制。、增加财政收入的原则。通过下划省、市级税收收入,实行市与各地区总额分成,鼓励各地区加快发展经济,重视财力增长,促使全市财政收入的整体规模不断扩大。???、平稳过渡的原则。保证市与各地区既得利益格局,按省调整体制方法完善市对各地区财力分配机制,平稳过渡。增强各级财政保障能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促进我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简化程序、运行安全的原则。通过统一规范的转移支付方式替代现有的体制支持政策,实现全市范围内各地区之间财政体制政策统一、规范。从技术层面简化操作程序,规范业务流程,减少人为因素,避免道德风险,确保财政管理体制安全有效运行。???二、主要内容???按照调整市区财政管理体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在将省共享税收全额下放的基础上,除参照省做法将哈大铁路客运专线(沈阳段)建设期间产生的税收收入继续作为市本级收入外,将市本级其他税收收入全部下划至区属地管理,由各地区向市上解财力。???(一)市与各地区收入范围。???:哈大铁路客运专线(沈阳段)建设期间产生的税收收入;按规定属于市级的教育费附加、排污费、水资源费等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及其他收入等。???:增值税25%、企业所得税40%(不含按中央规定继续作为中央固定收入的企业所得税和跨省、计划单列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的中央及中央待分配收入)、个人所得税40%、营业税、房产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烟叶税、其他税收收入,以及按规定属于各地区的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和其他收入等。???(二)各地区上解市财力的确定。???。???以2008年省、市、各地区共享税收决算数为基础,按2006-2008年3年年均增长率,推算基期年(即2009年)省、市、各地区共享税收基数。按照各地区原体制省级税收(含区域内原体制规定的市级收入产生的省级税收,下同)占省市区共享税收(即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5个共享税收,下同)、各地区原体制市级税收(不含城市维护建设税)占市区共享税收(即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契税等7个共享税收,不含原属区级固定收入的资源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耕地占用税收入,下同)基数比例,分别核定各地区原省级收入、原市级收入下划后上解财力比例,每地区各2个比例。同时,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下划后,由相关地区全额上解市财力。具体计算公式为:???(1)某地区原省级收入下划后上解财力比例=???某地区基期年原体制省级税收基数/某地区基期年省市区共享税收基数×100%???(2)某地区原市级收入下划后上解财力比例=???某地区基期年原体制市级税收(不含城建税)基数/某地区基期年市区共享税收(不含城建税)基数×100%???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收入形成的财力,以2008、2009年2年市对各地区总分机构企业流入、流出企业所得税补助(上解)平均数为基数,并入体制。???(3)某地区上解市城市维护建设税财力比例。???和平区、沈河区(含金融商贸开发区)、铁西区、皇姑区、大东区、东陵区、于洪区、浑南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上解市城市维护建设税财力比例为100%。沈北新区(含蒲河新城)、苏家屯区、新民市、辽中县、康平县、法库县、棋盘山开发区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继续按原体制作为本地区财力。???。???某地区当年上解市财力额=原省级收入下划后上解财力额+原市级收入下划后上解财力额+上解市城市维护建设税财力额。其中:???原省级收入下划后上解财力额=当年原体制省市区共享税收收入×原省级收入下划后上解财力比例???原市级收入下划后上解财力额=当年原体制市区共享税收收入×原市级收入下划后上解财力比例???(三)市对各地区原省级收入下划后上解财力增量返还的确定。???市对新民市、辽中县、康平县、法库县当年原省级收入下划后上解财力增量部分按40%予以返还;对其他地区当年原省级收入下划后上解财力增量部分按20%予以返还。各地区当年原省级收入下划后上解财力增量返还计算公式为:???某地区当年原省级收入下划后上解财力增量返还=(当年原省级收入下划后上解财力额-上年原省级收入下划后上解财力额)×按原体制计算的省级收入贡献率×20%(4县市为40%)???其中:某地区按原体制计算的省级收入贡献率=???某地区基期年区级收入对应的上划省级税收收入基数/某地区基期年区域内上划省级税收基数×100%???(四)市对相关地区补助政策。???从2011年起,市对相关地区体制调整后当年实得区级财力与按原体制计算的应得财力的差额给予补助,直至其实得财力达到按原体制计算的应得财力额的年份为止。对体制调整后相关地区原市级收入下划后当年实际上解市本级财力比按原体制计算的市本级应得财力减少的,由相关地区按减少额上解市,直至该地区内市本级实得财力达到按原体制计算应得财力额的年份为止。(五)市对各地区扣减财力政策。???从2012年开始,如某地区当年原省级收入下划后上解财力的决算数比上年原省级收入下划后上解财力的决算数减少,市将对减少数额按原体制计算的省级收入贡献率和20%比例扣减相关地区财力(4县市按40%比例扣减财力)。如某地区当年原市级收入下划后上解财力的决算数比上年原市级收入下划后上解财力的决算数减少,市将按减少数额扣减相关地区财力。???(六)市与各地区支出范围。???:市级一般公共服务、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采掘电力信息等事务、粮油物资储备管理等事务、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出,预备费、国债还本付息支出,其他支出,市对下的转移性支出。???:各地区一般公共服务、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采掘电力信息等事务、粮油物资储备管理等事务、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出,预备费、国债还本付息支出,其他支出等。???(七)继续执行的相关财政体制政策。???(市)、沈北新区(含蒲河新城)、苏家屯区、棋盘山开发区属地内市级收入已全部下划,本次财政体制改革中,除省财政体制调整外,市对上述地区财政管理体制维持不变。???(市)1亿元转移支付政策,用于4县(市)正常运转和激励性转移支付。???、东陵区、于洪区、沈北新区(原新城子区部分)、苏家屯区、浑南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上划中央增值税增量1:,继续执行市对4县(市)上划中央两税增量1:。???。从2011年起,以2009年省对各县(区)“增量返还政策”的决算数为基数,每年对各县(区)实行定额财力补助。???、满融经济区和航高基地市级收入增量返还等政策按规定继续执行,到期废止。???,继续按照市财政局《关于将市本级投融资平台在投融资活动中缴纳的市以下税收收入作为市本级收入管理的通知》(沈财预〔2010〕393号)精神执行,由相关地区在市区财政结算时上解市。???、区划调整等涉及财力补偿事宜,继续按原定政策执行。???,如以后年度恢复征收,仍作为市本级收入处理。???(八)新体制执行时间。???新体制从2010年1月1日起试行。2010年实行按新体制运行、原体制结算财力的过渡办法。2011年1月1日开始,市对各地区按新的财政管理体制实质运行。???三、配套措施???(一)完善区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各地区要结合省、市财政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加快完善和规范区级以下财政体制。要扩大乡镇财政财力来源,保证基层政权正常运转和重点民生支出的需要,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市财政要建立均衡性转移支付增长机制,逐步增加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采用规范的转移支付分配方法,对困难地区增加财力补助。区级财政也要通过调整支出结构,保障基层政权正常运转和重点民生支出的需要,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三)强化税收和国库管理,确保财政收入按体制规定入库。???各级政府及财税部门要提高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水平,强化对税源的预测分析,挖掘税收增收潜力,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做到依法征税、应收尽收,不收过头税。要严格税收执法,整顿税收秩序,实行属地纳税,严禁收入混库串库、引税拉税,严厉查处和打击各种偷、逃、骗、抗税等违法行为,坚决制止和纠正越权减免税及“先征后返”等变相减免税行为,确保财政收入按体制规定及时足额入库。???各级财政、税务、国库、审计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衔接,抓紧制定新体制后的各项收入划分、征缴、报解、入库及国库资金调度等制度,完善税收征管和国库运行软件,保证新体制运行后,各级财政国库资金正常运行。同时,要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办法,充分发挥财政监督、税务稽查、审计检查职能,加强对各项财税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新的财政管理体制顺利实施。???本决定执行期间,如遇国家、省出台重大税制调整或财政管理体制调整等相关政策,市将相应对财政管理体制予以调整和完善。???本决定执行中涉及的具体问题,由市财政局负责解释。?沈阳市人民政府??二○一○年六月十九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