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尊重孩子个体差异,年轻爸妈必看.doc

格式:doc   大小:34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尊重孩子个体差异,年轻爸妈必看.doc

上传人:gorynich 2023/6/8 文件大小: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尊重孩子个体差异,年轻爸妈必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尊重孩子个体差异,年轻爸妈必看 】是由【gorynich】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尊重孩子个体差异,年轻爸妈必看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个体教育方案”(IEP)制订和实施的原则:
(1)尊重孩子的个别差异性,接纳孩子的与众不同之处;
(2)全面了解孩子生长发育、智力发展、学、学业成绩现状等各方面的情况;
(3)每项能力和科目的训练目标都应该是量化的、可预期的,并且是能够实现的。
“个体教育方案”根据儿童学习能力的发展规律,包括感觉运动能力、知觉和知觉动作统合能力、语言文字符号运用能力以及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几大方面。
34一、感觉运动能力
感觉运动能力包括平衡能力、肌力、方向感、节奏感与韵律感、触觉、身体形象和协调能力等。
感觉运动能力是孩子最基本的学衡能力
平衡能力是指身体对来自前庭器官、肌肉、肌腱、关节内的感受器以及视觉等各方面刺激的协调能力。
其中,前庭器官最为重要,它是人体对自身运动状态和头在空间位置和重力作用方向的差异的感受器。
36平衡能力发育不足的孩子一般有以下表现:
(1)喜欢旋转或转圈子跑,而且不晕不累。
(2)怕走平衡木。
(3)虽然看到了,仍然碰撞桌椅、旁人或门墙。
(4)运动、吃饭、敲鼓、画画时双手协调不好。
(5)分不清左右方向,鞋子、衣服常常穿反。
(6)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爱做小动作。
37?平衡能力的训练:
通过坐姿、站姿、走直线、跑步,以及在平衡木上前行及倒退等活动可以训练孩子的平衡感。让孩子学习用足尖走路、单双脚交替跳跃、旋转身体等可以提高孩子的平衡能力。
382(肌力
肌力是指肌肉收缩的力量,包括肌肉的张力、动力和耐力,它们是儿童身体适应能力中的重要因素。如果孩子的肌肉收缩无力,或者因身体极容易疲劳而不能持久地伸缩用力,往往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动作协调性。
39肌力不足的孩子一般有以下的表现:
(1)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做小动作。
(2)看书或写字时,总爱趴在桌上,不能保持良好的姿势。
(3)握笔姿势不正确,抄写速度比较慢,写一会儿就得休息。
(4)精神萎靡不振,看上去很疲倦。
(5)运动时,肌肉僵硬,动作不协调。
(6)做俯卧撑时,头、颈、胸无法抬高。
40肌力的训练方法:
可以通过翻滚、爬行、跳越、提重物、跳步,以及仰卧起坐等训练加以增强。
413(方向感
方向感也称方位知觉,是人体对物体所处方向的知觉,如对东西南北、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的知觉。
如果方向感发展不良,孩子就会出现抄写左右颠倒,部首张冠李戴等问题。
另外由于对空间关系认识不足,还会导致孩子做事无条理、计划性差、对位置和顺序判断失误等问题的产生。
42方向感不好的孩子一般有以下的表现:
(1)到陌生的环境很容易迷失方向。
(2)不善于玩积木,组合东西、排队、投球有困难。
(3)抄写汉字时经常把部首张冠李戴,左右颠倒,笔顺错误。
(4)仿画图形比较困难。
(5)语言表达能力差,叙述一件事情总是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使人很难明白。
43方向感训练方法:
教孩子辨别前后、左右、上下、里外等,还可以让孩子练习抛接球、画图、走迷宫等活动项目。
练习方向感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在运动中进行。
444、节奏感与韵律感
节奏感与韵律感是孩子通过活动培养起来的对时间快慢的感觉。它们对孩子发展大脑神经控制动作的能力和保持平衡的能力都有影响。
节奏感与韵律感的训练可以帮助孩子动作更敏捷、更周密,尤其是节奏感,它对孩子日后的语言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45节奏感与韵律感差的孩子一般有以下的表现:
(1)运动时身体协调性差,动作不合拍。
(2)做作业不够细心,爱出一些小错,不是字少写一个笔画,就是数字漏写一个零。
(3)对音乐节奏不敏感,唱歌时容易跑调。
(4)不能控制动作的快慢和缓急,显得毛手毛脚,行为和情绪容易冲动。
(5)不能有序地安排自己的事情,一件事情常常没做完,就去做另一件事情。
46节奏感与韵律感的训练方法:
拍球、掂乒乓球、跳蹦床、跳绳、拍节奏等。
475(触觉
皮肤是人体的触觉器官,它具有正常的防御性反射反应能力,孩子通过皮肤认识自身和环境,从而对客观世界有一个正常的反应。
如果孩子不能适应皮肤所接触的各种信息,比如在洗澡、换衣服、换床铺的时候,就会表现出容易情绪化、爱哭、睡不好觉等情形。
48孩子触觉防御不当一般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触觉反应过于敏感,往往表现为胆小、退缩、对陌生环境容易紧张等;
另一种是触觉反应过于迟钝,这样的孩子对外界的变化和周边的环境反应淡漠。
49触觉防御不当的孩子一般有以下的表现:
(1)对亲人特别暴躁,强词夺理,害怕到陌生的环境。
(2)害怕新场合,呆不了多久就要求离开。
(3)不喜欢和别人谈话,不喜欢和别人玩碰触游戏,视洗澡和洗脸为痛苦。
(4)过分保护自己的东西,尤其讨厌别人由后面接近他。
(5)不喜欢视觉接触,常必须用手来表示其需要。
(6)对危险和疼痛反应迟钝或过于激烈。
(7)听而不见,过分安静,表情冷静或无故嬉笑。
(8)害羞,不安,喜欢孤独,不爱和别人玩。
50触觉训练:
摸物体识别训练(三三三教具)、粗糙物体洗澡、玩沙等。
516、身体形象
身体形象就是一种对自已身体的自我感觉,在大脑中形成的“地图”。
如果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形成良好的身体形象,那么他就容易在学习上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动作笨拙、坐没坐相站没站相、对方向位置的判断能力差、写字上课姿势不当等。
52身体形象不良的孩子一般有以下表现:
(1)左右不分,容易迷失方向。
(2)穿鞋或裤子时容易相反。
(3)写字常出现颠倒,把“b”写成“d”,把“6”写成“9”等。
(5)左撇子改成右手后,适应不佳。
53同形字、相似图形识别训练空间能力训练
54身体形象训练方法??7(协调能力
协调能力是指身体统合神经、肌肉系统产生正确、和谐、优雅的活动的能力。它是身体从事运动时与运动技巧有关的体能。
协调能力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重要影响,与孩子的智力发展和个性形成也有很大关系。
55协调能力差的孩子一般有以下的表现:
(1)吃饭时常掉饭粒,控制不住口水。
(2)做事慢,而且没有效率。
(3)不喜欢翻跟头、打滚、爬高。
(4)上课时坐不住,不停地转换坐姿。听课不专心,总是东瞧西看。
(5)抄写时字迹潦草,不合比例。
(6)生活中笨手笨脚,走路不是磕磕碰碰,就是跌跌撞撞。
(7)经常弄乱东西,不喜欢整理自己的环境。
56协调性训练方法:
可以让孩子进行投球、拍球、接球等训练,这些运动需要身体各部分协调进行。
协调能力的训练可以在同一时间充分调动孩子整个大脑细胞的兴奋活动,促进孩子使用形象大脑和抽象大脑进行细微辨别,强化孩子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联合活动能力,提高记忆力,降低心理疲劳程度。
57二、知觉和知觉动作统合能力
视知觉能力
听知觉能力
触知觉能力
58(一)视知觉能力
视知觉能力和视力是不同的概念。视知觉能力是指以视力为基础的使孩子能够对视野内的物体进行观察和辨别的能力;
而视力是指孩子的视觉器官——眼睛的生理条件。
59视知觉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视觉敏感度
视觉敏感度通俗地说就是视力,对于孩子的学习十分重要。假如一个孩子没有正常的视觉敏感度,当他从事抄写、阅读等学习任务时,就会力不从心。
60视觉敏感度较弱的孩子一般有以下的表现:
(1)不专心,坐不住,上课左顾右顾盼。
(2)看书或做作业时,总是趴着或歪着头,写字也歪歪扭扭。
(3)在读书时经常会抱怨眼睛疲劳,看书坚持时间不长。
(4)在看书时觉得字迹模糊,或者字在跳动。
(5)看黑板或电脑屏幕时,眼睛容易发酸、胀痛、疲劳。
(6)读书比较吃力,容易跳行或串行。
(7)对图形的辨识能力差。
612、视觉辨别力
视觉辨别力是指孩子能够利用视觉来区别环境中的人、事、物的形象、形状或符号,如大小、远近、高矮、长短、胖瘦等的能力。
视觉辨别力与孩子从小所受的训练和教育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是孩子阅读、书写等活动的前提条件。
62视觉辨别力弱的孩子一般有以下的表现:
(1)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
(2)对图形的细微差别观察不出来,对颜色的辨识能力也比较差。
(3)对拼音、英语的学习感觉吃力。
(4)书写时不能正确地抄写。
(5)阅读理解能力比较差。
(6)用蜡笔着色或用笔写字动作慢而且常超出格子外。
(7)背景中的特殊图形容易混淆。
63?3、视觉记忆力
视觉记忆力是指个体对视觉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的能力。
视觉记忆力对孩子的思维、理解都有极大的帮助。我们可以通过对信息进行复述、组织、比较等方法训练孩子的视觉记忆力。
64视觉记忆力不良的孩子一般有以下的表现:
(1)看过的生词,总是记不住怎么写。
(2)不能顺利地阅读课文,读不了完整的句子。
(3)一次只能做一件事情,如果同时做两件事情,总会忘记一件。
(4)上课时精神不集中,特别容易分心。
(5)写作业时经常出现抄写错误。
(6)在书写时总是看一笔写一笔,或是看好几笔才能写一笔。
65家长对孩子的视觉记忆力训练应注意:
(1)趣味性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无论在选材上,还是训练过程中都要坚持“快乐学忆兴趣的有效方式。
(2)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由于儿童知识经验少,对问题的理解不深,所以选材一定要由易到难,家长不能急于求成。
(3)要以培养儿童正确的记忆方法和习惯为主要目标,不是过分强调是否背会了某篇文章。
(4)虽然记忆的连贯性很重要,但每次记忆的时间不可过长,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
66?4、视动统合能力
视动统合能力是指视觉与身体各部分的精细动作相互配合的能力。
我们知道视觉和动作总是密不可分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运用这种能力,像挟菜、喝水、扣扣子、系鞋带等,而在学习上运用手眼协调能力的机会就更多了,如写字、画图、做手功、做实验等。
67视动统合能力弱的孩子一般有以下的表现:
(1)上课时精神不集中,特别容易分心。
(2)上课动来动去,影响其他同学听课。
(3)上课时,总爱趴在课桌上,坐姿总是不正确。
(4)做数学计算题时,经常忘记计算过程中的进位和退位。
(5)写字歪歪扭扭,忽大忽小,不工整。
(6)抄写速度很慢,比较潦草,经常把字写到格子或行线外。
(7)视觉与肢体的协调性差,容易被绊倒。
(8)对跑和跳等运动,反应比较迟钝、呆滞。
68?训练项目
仿画、剪纸、走迷宫、抛接球、点连线、描字等活动都可以训练孩子的视动统合能力。
695、视觉空间知觉能力
物体具有形状、大小、远近、方位等空间特性,而空间知觉就是物体的空间特性在人脑
中的反应。
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距离知觉、立体知觉和方位知觉等。
视觉空间知觉能力对于孩子的书写、对数字概念的理解、计算,以及处理比较复杂的学
习问题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70视觉空间知觉能力发展不足的孩子一般有以下的表现:
(1)写字时部首经常张冠李戴、左右
(2)写字笔画顺序颠倒,不正确。
(3)阅读常跳字,抄写常漏字、漏行。
(4)对形状辨认有困难。
(5)画不好图画。
(6)经常看不全老师在黑板上书写的
71颠倒。内容。?6、视觉专注力
视觉专注力其实是指视觉选择性注意的能力。
视觉选择性注意的能力可以通过注视、眼球追踪等方式来体现。
72视觉专注力差的孩子一般有以下的表现:
(1)做作业不专心,老是做一会儿,玩一会儿。
(2)写作业速度慢,时间拖得很长。
(3)看书坚持的时间不长,不一会儿又去玩别的了。
(4)上课时精神总是不集中,老是东张西望。
(5)上课时不看着老师,总爱做些小动作,或与别的小朋友讲话。
73?家长对孩子的视觉专注力训练应注意:
提供安静的环境。
交待任务要明确具体。
活动的设计应由简到繁、循序渐进。
选择孩子感兴趣的入手。
74(1)(2)(3)(4)?7、视觉广度
视觉广度是指眼睛在注意力集中状态下所看到的空间范围。
如果一个孩子的视觉广度较窄,就有可能影响到读、写的效率。
75视觉广度差的孩子一般有以下的表现:
(1)抄写速度特别慢。
(2)阅读经常跳字、串行。
(3)观察事物往往只看到局部,看不到整体。
(4)阅读速度慢,不能把握内容的全部。
(5)在书写中,总做不到看一眼就把字写完整。
(6)做作业经常丢三落四,不是符号忘了就是数字少写了。
768、视听协调能力
我们在很多学习活动中,视、听是无法截然分开的,比如:阅读、唱歌、舞蹈等都需要
视听的良好协调运作才能实现。所以说视听协调能力也是一种感觉统合能力。
77视听协调能力弱的孩子一般有以下的表现:
(1)说起话来头头是道,可是看书却看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