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人民币升值不是包治百病的良方.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民币升值不是包治百病的良方.doc

上传人:好用文档 2017/11/13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民币升值不是包治百病的良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人民币升值不是包治百病的良方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在出席中国经济50人论坛时指出,如果不进行结构性调整,单纯要求人民币升值不可能缓解中国的贸易顺差、减少流动性过剩、降低外汇储备。从中国的贸易结构来看,出口加工贸易顺差是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推动力。在特定出口产品结构下,人民币升值将使进口产品价格下降,加工成本降低,进而促进加工贸易出口增加。

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破万亿美元大关,在巨额的顺差下,人民币升值似乎成为一个无法淡化的问题。升,还是不升?银河证券的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在出席中国经济50人论坛时,为我们作了如下的梳理。

人民币升值问题的提出

人民币升值问题为什么会被提出呢?左小蕾告诉我们,这与美国当年发生的两件大事有关:
第一,纳斯达克指数从2000年的5000点跌至
2004、2005年的1000点,这意味着美国的高科技行业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出现了经济周期的正常反应――库存过剩,即产能过剩。这是一个从行业过剩、行业周期演变到经济周期,再演变到资本市场反应的典型故事。作为美国当时的支柱行业――IT行业的不景气意味着美国经济进入了一个下滑周期。第二,“9?11”事件对美国经济的严重冲击,导致美国经济从2001年开始进入了一个比较低迷的下滑阶段。面对这种情况,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促进经济恢复。连续降息的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后来的全球流动性过剩、全球资产价格泡沫、包括人民币升值问题埋下了伏笔。
美国的对外贸易长期保持逆差,但由于2001年以前的“新经济”高速增长,利率处于较高水平,吸引了大量的资本流入,使资本账户巨额顺差,美国的国际收支基本处于平衡。再加上美国财政盈余,没有造***们对全球经济失衡的担忧。2001年的降息出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美元走弱、利率下降都不利于吸引足够的资本流入,从而引起了国际收支不平衡。同时,中国的加工出口贸易开始发展,台湾、香港、东南亚各国都把本国(地区)的加工制造业转移到中国大陆,原来对美的出口贸易变成了中国的转口贸易。以出口导向型经济为主的日本也开始担心美国市场的日本产品被中国出口产品替代。此时,人民币升值问题被提了出来。虽然声音还不是很强烈――因为直到
2003年,中国的贸易基本保持平衡――但是已经引起了许多讨论和关注。
2002~2003年,国际经济开始形成一个新的生态环境。美国发行了大量的货币,日本实行零利率政策,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开始增加对美国的出口。全球化的趋势下,世界经济形成了一个动态的循环――美国人得到了全世界最好、最廉价的产品-发展中国家通过出口获得美元,然后拿着这些美元投资于美国的资本市场,最后实现动态均衡。这种动态均衡保障了美国经济能够在通胀的环境里逐渐复苏。因此,虽然美国的贸易赤字还在不断扩大,但并没有发生金融危机。但这种情况被解读成“中国输出通货紧缩”和“人民币被低估”。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开始升级。
随着美国财政赤字的快速膨胀,美国两大赤字成为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原因。2004年,美国乃至全球的房地产价格、石油价格以及黄金价格开始走高,大量资金在全世界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当时印度的股票市场上涨了120%,中东的股票市场上涨了500%。太多的钱也推动了各类私募基金包括对冲基金的发展。全世界的私募基金从两三年前的
1500家左右发展到了将近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