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利用网聚力量维护和促进广西民族团结.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利用网聚力量维护和促进广西民族团结.doc

上传人:dt83088549 2017/11/14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利用网聚力量维护和促进广西民族团结.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利用网聚力量维护和促进广西民族团结
[摘要]壮族在线是一个向广西各族人民乃至全国各兄弟民族普及、推广壮学知识,展示壮民族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以及进行族际文化交流、学术探讨的网络平台。本文拟就如何利用新的平台,新的科技,新的方法,更好地展示和弘扬壮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广西以及全国各兄弟民族的团结互信、互利,维护和构建党中央提出的“多元一体”中华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繁荣的大好局面。
[关键词]壮族在线;网络平台;民族团结
[作者]廖汉波。《壮族在线》网站站长。南宁,530022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0)04-0032-002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中壮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一员。壮族与各兄弟民族,尤其是华南地区的各兄弟民族,在历史长河里形成了唇齿相依的密切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为祖国南疆的繁荣发展而努力。壮族的语言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在网络兴起的新时代里,如何利用新科技、新平台,更好地发扬壮族语言文化,促进广西以至全国各兄弟民族团结互信,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课题。

《壮族在线》网站由我创建于2001年11月,至今已经经营了将近9年。经过多年发展,网站管理团队已经培养了一定的新闻敏感度和管理能力,经常策划一些壮族文化报道专题,如壮族新音乐、壮语新歌的系列报道和各个壮族学术专题等,积累了丰富可靠的壮族资讯。发展到今天,网站以“壮学(普及壮族历史文化知识、展示最新壮学研究成果)”、“壮文(研究讨论壮语文教学和推广、打造壮文一报一刊的网络平台)”、“壮歌(打造和推广壮语新歌、壮族新音乐)”为三大拳头品牌而在少数民族文化网站当中独树一帜,截至2010年7月30日,已经拥有30702个注册会员(ID),是国内目前最大的壮族文化门户网站。
壮族在线网站为壮学界提供了向全台,同时也使得各兄弟民族的同胞更方便地了解认识壮族的语言文化,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例如网站上不时会有研究汉语方言的学者到访,询问关于壮语的词汇、语音、语法的情况。其实汉语方言研究的学界很早已知道华南的汉语方言与壮语存在一定的历史联系,但过去要搜集和查询壮语的资料并不容易,而壮族在线则为壮语学者及民间爱好者与汉语方言的研究人员搭起了沟通的平台,使相关研究能进一步深化。又例如壮族普遍存在“二次葬”的风俗,而在华南地区的各汉族民系也不同程度地保留了“二次葬”的文化痕迹。过去这些知识只存放在象牙塔之内,民间老百姓对这些有趣的文化现象了解非常有限。但通过共同的网络平台,研究人员可以介绍他们的知识,而来自不同地区的壮、汉同胞也可以即时回馈,介绍自己家乡的风俗习惯,并且发现彼此之间的文化关联。这种民族文化交流的亲身体验,比起单看书本文章的介绍,更加活泼、生动、深刻。我又记得一位彝族的朋友曾跟我提过,彝族也有鸡卜风俗,直到有一次他在网上搜索鸡卜的资料,无意中找到壮族在线,才得知原来壮族也有类似的风俗,令他深深感到未来研究彝学的学者们也应该对壮族等兄弟民族的文化加深认识。这些实例,正生动反映了网络平台如何促进民族间的交流与沟通,使大家实在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上互有关连、不可分割的道理。

同时,为了促进壮族语言和文化的传承,维护和促进广西民族团结,进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