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工程地质学实习总结
前言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2011级土木工程的学生在第一学期学习过工程地质学基础理论的内容,并且对工程地质学实验课要求的内容有基本的了解之后,需要进行工程地质学实习。一实习交通位置:
中阳县位于山西省西部、吕梁山脉中段西麓,东西45公里,南北47公里,。东与汾阳、孝义两市交界,西与柳林、石楼两县接壤,南与交口县相连,北与离石市毗邻,340省道、209国道和孝柳铁路横贯境内。,辖设5镇2乡、100个行政村,战国时砖瓦已用于建筑,铸有“中阳”字样的布币已在民间流通。宋可酿酒,明始采煤,清代锡、铁、铜的采掘、冶炼、铸造日趋盛行。金建县学、龙泉观,明筑城垣及孔庙。1985年被中国民间艺术研究会誉为“剪纸之乡”。
图1中阳县交通位置图
1、地理位置
中阳县位于山西省西部,吕梁山脉中段西麓,黄河支流三川河上游的南川河流域。东西45公里,南北47公里,(215万亩)。东与汾阳、孝义两市交界,西与柳林、石楼两县接壤,南与交口县相连,北与离石市毗邻,340省道、209国道和孝柳铁路横贯境内。中阳县地形东南高,西北低,绝大部分为山地,其次是丘陵。东南部山区,山高林密,群峰叠翠,天顶山为最高峰,海拔2100米。西北部为黄土丘陵区,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形极为破碎,平均海拔1300米。境内主要河流为南川河,发源于上顶山北麓,由东南向西北于金罗镇出境注入三川河。该县气侯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8度,一月均温--,,年均降雨量500毫米,霜冻期为九月下旬至次年四月中旬,无霜期160天。
2、地形气候特征
全境呈不规则菱形,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最低846米,。地貌东南部为土石森林区,西部为黄土丘陵区,沿川为河谷区。气候属暖温带亚干旱区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8度,,,
无霜期平均为143天.
3、资源特点
境内土地资源辽阔,,,,。国土总面积中耕地面积26万亩;森林面积89万亩,%。生物资源雄厚,有甘草、茯苓、党参、松籽、山楂、菌类等300多种中草药材和采集野生植物,有包括国家一类、二类保护动物褐马鸡、金钱豹、獐在内的上百种野生动物。粕籽羊是中阳久富盛名的土特产,属“三晋百宝”之一。中阳县地下矿藏资源丰富,,以主焦煤最多,铝矾土储量为5700万吨,高铝含量高达85%;此外还有铁、锰、铜、石英、石膏、云母等多种矿藏。煤的储量大、品质优、埋藏浅而著称,全县含煤面积450平方公里,储量49亿吨。全县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高梁、土豆等。该县天然林面积辽阔,分布在东南部的土石山区,系针叶阔叶混合林,以桦、柞、杨、松、柏为主。中阳县工业主要有煤炭、化肥、炼铁、陶瓷、砖瓦、粮油加工等行业。
二、实验(实习或实训)教学的基本要求
1通过野外地质观察,认识和辨别常见的矿物、岩石,学会描述基础地质现象和构造现象;
2初步了解实习地区含煤地层的时代、层序及主要可采煤层。
3学会使用地质罗盘,能正确地测量岩层、煤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以及节理、断层的产状。
4学会作野外记录、练习地质素描,并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写出实习报告。
三、实验(实习)内容
1、读地质图
地质图是用一定的符号、色谱和花纹将地壳某部分的各种地质体和地质现按一定比例尺概括投影在地形图上的一种图件。
读地质图,首先读图框外的内容:图名、比例尺和图例。在阅读地质图的内容时应先分析一下图区的地形特征。读图时要分析地层时代、层序,岩性,岩层、岩体的产状、分布及其相互关系。地质构造方面,主要是褶皱的形态特征、空间分布、组合和形成时代;断裂构造的类型、规模、空间组合、分布和形成时代及其先后顺序;岩浆岩体产状、原生和次生构造,以及变质岩区所表现的构造特征。水平岩层是同一层面上各点的海拔高度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岩层。未经变动的,即仍保持原始状态的沉积岩层。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厚度是岩层顶、底面标高之差。水平岩层的出露和分布状态,完全受地形控制,出露线在地形地质图上表现为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重合,而不相交。在河谷、冲沟中岩层的出露界线随等高线弯曲而弯曲,延伸成“V”字形,“V”字形尖端指向上游;在山顶和山坡上岩层露头分布往往呈弧岛状、不规则的同心圆状或条带状。
图2 中阳县地质图1::200000
2、实验(实习)内容
此次实习常见的岩性为沉积岩:砂岩、粉砂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