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KNJ学会倾听1205694531.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KNJ学会倾听1205694531.doc

上传人:企业资源 2012/2/1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KNJ学会倾听1205694531.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把耳朵叫醒
——小学低年级儿童课堂倾听现象分析
三桥小学张理燕张梅仙
有一个歌手唱过一首歌,歌名叫《把耳朵叫醒》。这使我扪想到了现在小学低年级课堂上令人担忧的问题。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在课堂上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为使自己的课更具活力与新意,设计时总着力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课上关注有多少孩子发言了,哪位同学的发言最有创意、最有自己独特见解。而忽视了提示学生注意倾听,学会倾听。长此以往:学生的倾听得不到培养,他们也就不会倾听老师、同学的发言,更不可能对别人的发言作出思考、判断、整理了。课堂的效率也就大打折扣。
“听”是孩子直接获得信息的最为重要的实践能力,并且“听”与语言是同时产生的,一个人语言的****得和运用能力的提高,首先从“听”开始。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中,“听”是首要的,也是用得最为频繁的语文能力。有资料显示,“听”占人的语言活动的45%左右,几乎与“说”“读”“写”的活动总量相待。看来,教师在忙着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也是时候把学生的耳朵叫醒了,让他们“乐听”“善听”,学会倾听。我们认为作为一线的教师不必要研究太理论的东西,只要把具体问题具体解决掉就行了。所以本文从具体的课堂现象来展开讨论。
现象一:教师讲的课成为学生的“耳旁风”,请学生朗读或答题,学生张口结舌不知所指。
小学生的特点就是好动,你想让他们一节课都笔直地坐好听你讲,这是不可能的,也是违反学生心理特点的。所以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动静结合,而当教师提问或解说时,就一定要求学生安静地听仔细。教师在说之前可以稍稍地停顿几秒钟,让学生做一下听的准备。然后声音由重到轻的变化,使学生明白不认真听就会听不见。即使学生问了也不要告诉他。虽然这次他可能没听进去,但是为了完成作业他就懂得在下次认真听讲了。另外教师还要特别注意不能重复问题。有些教师怕学生听不清问题而不断地去重复问题。这对培养学生认真听的****惯大为不利。
现象二:学生一边争先恐后高举小手,一边急切呼唤“我来!”“我会!”。教师请一学生发言,该生洋洋自得,其余学生无心聆听,或为自己未有发言机会而连声惋惜、抱怨,或迫不及待地轻声与同学交流。该生发言结束,其余学生要求发言的高潮再起。如此循环之中,学生心态浮躁,听讲浮躁,表面的灿烂下面是内在的苍白——轻学****交流,重表现自我。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表现欲特别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心去听别人说,这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事可做,认为这不关他的事,教师这时应该给学生明确的目标,这部分学生应该干什么,告诉他们“听”也是目标,在“听”中学生能发现更多的问题,在“听”中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所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机会多强调:听与说同样重要。说是表达自己,让别人明白,听是尊重别人,弄懂别人的意思,说要大胆,听要专心,老师欣赏积极发言的同学,同样也喜欢专心倾听的同学,在专心倾听的基础上,再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那才是最好的学生。
如我们常常说,“你听得最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你把他的优点学来了,说明你很会听啊!”“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的听力可真了不起!”“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一句赞扬,一个微笑,都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长期坚持从正面评价、激励,学生就能养成“听”的****惯。
现象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