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cj83252951 2017/11/15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
摘要: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经验给学生造成的一些错误的“前概念”,导致学生对物体间的相互作用问题的认识只停留在定性的了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刻。本节课设计了7个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积极探索,从定性和定量这两个方面对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探究,很好地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关键词: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5-0064-3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两个物体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相对的;
(2)掌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值、反向、共线、异物、同时、同性质”的关系;
(3)掌握牛顿第三定律,能用定律分析说明相关具体实例;
(4)通过运用定律分析生活现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和设计实验,经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的探究过程;
(2)学****物理学研究现象、总结规律的方法,并且尝试运用所学定律解释生活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领略到物理学中的对称美;
(2)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3)学生在与同学讨论、合作中,表达了自己见解的同时又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2 重?c、难点
(1)重点:理解并掌握牛顿第三定律;
(2)难点:对定律中“总是”的理解。
3 设计思想
“牛顿第三定律”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Ⅰ第四章第五节的内容。学生在学****本课之前已经学****了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这两个定律描述了一个物体运动与受力的关系,而牛顿第三定律揭示的则是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力的关系。在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中,常常把受力情况复杂的物体,其部分受力转换到与之相互作用的物体上进行研究。牛顿第三定律除了能更好地分析、解决之前所学过的力、运动、力和运动的关系外,在一定范围内,它与物体系统的动量守恒定律也是密切联系的。

初中阶段学生学****了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几个具体的力以及二力平衡的知识,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基础。但学生对物体间的相互作用问题只是定性的了解,对其认识既不全面也不深刻。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经验给学生造成的一些错误的“前概念”也给本节课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部分学生学完牛顿第三定律后,仍然处在记忆的层次,当实际解决问题时往往会忽视牛顿第三定律。
基于以上分析,为使本堂课围绕重点、突破难点,同时让学生在学****完本堂课后能力能得到提高,教学过程设计如下,共分3个环节:新课引入,新课教学,小结与作业。其中,新课教学又分为5个环节。
4 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5 学****方法
学生的学****方法以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6 教学仪器
小磁铁、塑料盆、铁条、皮鞋刷、橡皮筋、力传感器、弹簧测力计、铝块、小风扇、小童车等。
7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首先,向学生提出一个趣味问题:老师不小心把一个小磁铁掉进装满水的塑料盆里,同学们用什么办法可以不碰到水而把小磁铁捞起来?学生经过思考、讨论之后,可能想到用一根条形磁铁将小磁铁吸出。教师继续提问:那能不能用一根铁条把小磁铁吸出呢?学生根据初中关于相互作用的学****得出肯定回答。教师及时设问:平时我们说磁铁能吸引铁,而不说铁吸引磁铁,是不是因为磁铁吸引铁的力大于铁吸引磁铁的力呢?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牛顿第三定律,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从生活走向物理,用生活中的一个情景开始一堂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能增加学生的学****兴趣。
新课教学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首先,回顾一下力的定义。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说说生活中的相互作用的例子。学生一般会想到鼓掌、划船、推桌子、背书包等常见的生活场景。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出这样一个结论:相互作用的两物体之间,力总是成对出现的。这时提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并强调可以把其中任意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则另一个力叫做反作用力。这时再设问:大家猜想一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想到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有些同学会猜想两个力的大小相等,还有些同学会猜想两个力的方向相反,作用点不同等,甚至还有些同学思维更加灵活敏锐,会想到两个力的作用线的问题。对学生的这些探讨结果,教师加以归纳总结,指出以下6个要素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主要内容,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这6个方面上来,分别是:大小、方向、作用线、作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