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林森的为政与处世之道.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林森的为政与处世之道.doc

上传人:dt83088549 2017/11/15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林森的为政与处世之道.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林森的为政与处世之道
1943年8月2日,中国共产党于重庆《新华时报》上发表了一篇社论,内有如下的表述:“这是抗战中全国人民最哀痛的事情,是国父逝世以后我国最大的损失。……(他)继承国父的遗志,毕生尽瘁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不仅全国敬仰,友邦亦莫不钦佩。”
在这篇名为《为元首逝世致哀》的文章中,中共竟然把这位主人翁抬至了如此高的位置之上。何人能够享受如此盛赞?此人便是当时刚刚去世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林森。
林森1868年生于福建闽侯县。中华民国成立之时,曾任临时参议院议长,后任国民政府立法院副院长等职。1931年12月代理国民政府主席,1932年至1943年正式任国民政府主席,在形式上担任了十二年的中华民国国家元首。在强人政治之下,林森竟然能够稳坐国府主席之位长达十多年,可谓奇迹。
林森是中华民国在位时间最为长久的国家元首,也是中华民国政务最为清闲的国家元首。
虽然地位崇高,但在任职期间,林森这位元首却与国家的统治大权没有任何关系,仅仅是一政治摆设而已。因为《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对“国民政府主席”的职权做了尽可能多的限制。而主观上的谦和、低调与保持中立
,则是林森在蒋介石的实际统治之下得以自保的根本策略。
作为国家主席,林森从来不张扬,他更善于韬光养晦、垂拱称尊。他一贯奉行“三不”主义,即不结党营私、不争权夺利、不作威作福。正是谨奉这一点,林森才得以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纷繁复杂的中国政坛之中,一直高居元首宝座而平安无事,主席做得自然也是怡然自得。不但掌握党政军大权的蒋介石对他恭敬有加,而且各派各系人物更是对他心存好感。
因此林森当政,实为当时民国政治中的罕有特色。林森自中青年时代便喜好古玩收藏与交易,到了国家主席的任职上,对古玩字画的喜好更是有增无减。他没有太太,生性淡泊,于是收藏古玩变成了他的一种精神寄托。从远处想,这或许还可以看作是他独具特色的“为官为政之道”。
林森常常不带一兵一卒,独自外出。逛街购物打理生活,林主席有时竟一人包揽。一次,他一人走进了一家鞋帽店,并选定了一顶帽子。当他准备付钱之时,被店主认了出来。店主倍感荣幸,执意要送给林森一顶,林森争执不过,欣然接受。毕竟还是名人的社会效应大
,光临此家鞋帽店,使林森成了此店的“代言人”,从此这家小店的买卖竟然格外地红火了起来。林森官邸不远处,有一位摆摊的修鞋者。他常见这座楼内有一位白胡须的长者,从中走出来,到他的摊子上来修鞋。并且这位老者每次都会客气地对他说道:“又辛苦您了,过一会儿来取。”后来这位鞋匠方知,他的这位老顾客,竟然乃是当今的国府主席!
除了讲求行事低调以外,林森深深晓得,欲安稳地坐在国民政府主席这把交椅之上,最为关键的当是处理好与蒋委员长的关系。林蒋二人是彼此了解对方的。当年二人于广州曾共同辅佐孙中山先生。林森知道蒋介石有野心,所以二人相见,总是限于表面上的嘘寒问暖,给对方留足面子而已,而没有过多的交往。
林森的为政处世风格,是得到蒋介石的赞许的。虽然高居于自己之上,但仅仅是一个毫无野心的“光杆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