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七章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工科子宫内膜异位症
第一节子宫内膜异位症
病例思考
。此后月经尚规律,
但每次月经来潮均出现下腹及腰骶部疼痛,且逐渐加重,
疼痛可放射至会阴、肛门,常于月经来潮前1~2天开始,
经期第1日最剧,月经干净后消失。未避孕,但未再妊娠。
多次测BBT呈双相型。妇科检查:子宫后倾固定,盆腔后部
扪及触痛性结节,双侧附件压痛。输卵管碘油造影显示双
侧输卵管不通。考虑子宫内膜异位症。评估该病人的临床
特点,提出护理诊断,应采取那哪些护理措施?
第一节子宫内膜异位症
概述
子宫内膜异位症: 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以外部位。
部位:盆腔脏器和腹膜多见,以卵巢最常见。
年龄:子宫内膜异位症见于生育年龄妇女,多发生于25~45岁。
宫底韧带
子宫下部后壁
子宫直肠陷凹
乙状结肠腹膜层
阴道直肠隔
肚脐
腹壁手术斑痕
外阴、阴道
卵巢
宫颈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部位
★发病率呈明显增高趋势,是目
前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
★一般仅见于生育年龄妇女,以
25-45岁多见
★激素依赖性疾病
概述
第一节子宫内膜异位症
第十九章妇科其他疾病妇女的护理
卵巢内的异位内膜可因反复出血而形成单个或多个囊肿,内含暗褐色糊状陈旧血,称卵巢巧克力囊肿。
卵巢巧克力囊肿
第一节子宫内膜异位症
第十九章妇科其他疾病妇女的护理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多次妊娠、流产、剖宫产导致
子宫壁创伤、慢性子宫内膜炎以及输卵管通液
或经血潴留性疾病引起子宫内膜碎片逆流为主
要诱因。
临床表现
:
(痛经是典型症状,多随局部病变加重而逐年加剧)
(一)症状
痛的特点:从经前开始,经期第一日
最剧,逐渐减轻至经后消失。
痛的部位:多在下腹正中及腰骶部,
或放射至会阴、肛门及大腿。
痛的程度:与病灶大小并不一定成正
比,而与病变部位有一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