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腹腔神经丛阻滞术
微创肿瘤外科——刘存斌
1、什么是腹腔神经丛阻滞术
是一种解除或缓解上腹部顽固性疼痛的有效方法,有效率可达80%-94%,尤其适合于上腹部恶性肿瘤癌症患者的晚期癌痛。
腹腔神经丛位于第一腰椎水平,腹主动脉上方,围绕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根部。一般认为,腹腔内脏痛觉纤维经腹腔神经丛伴随内脏大神经传入脊髓,以往采用盲穿或手术剖腹后直视下穿刺的方法,其创伤较大,并发症如截瘫、软瘫等发生率高可达1%-12%。随着影像设备和穿刺技术等方法学的进步,腹腔神经丛阻滞术并发症减少,止痛效率进一步提高,目前在国内外正逐步得到推广应用。
2、腹腔神经丛阻滞术的解剖原理
由腹腔神经节、终止于该节的内脏大神经及神经节发出的纤维和迷走神经后干的腹腔支共同组成。位于腹主动脉上段前方,围绕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的根部,前方有胰腺、门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及脾静脉;左侧有左膈角及左肾上腺;右外侧有右膈角及下腔静脉。% ± %平对第12胸至第1腰椎体,% ± %平对第11胸至第12胸椎体。
3、腹腔神经丛阻滞术的适应症
腹腔脏器肿瘤转移性内脏疼痛
腹腔血管痉挛性疼痛
良性内脏神经痛
4、腹腔神经丛阻滞术的禁忌症
注射部位感染
患者不能合作
有出血倾向患者
全身状态过于衰竭
5、准备
,说明治疗过程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 要求患者凝血时间正常PLT>8万/ml
,如为阳性,则需在脱敏治疗后,使用非离子造影剂,术前应作好抗过敏抢救准备工作
,对体质极差、血压偏低者,术前术中应补液,以防阻滞术中及术后的低血压反应
,需放弃阻
滞治疗
6、器械
穿刺针
直尺
消毒碗
注射器
7、操作过程
进针方式
常见分前、后两种。少数报道经腰部侧位进针、经后方椎间盘进针及胃镜下经胃内进针等方式
背侧穿刺技术
最常用的入路方式为膈肌脚前的腹腔神经丛阻滞术。
体位:患者取俯卧位或侧卧位。
CT在T12-L1之间横断扫描,层厚为5mm,预选最佳进针点和进针方向,穿刺点选在T12棘突下缘、中线向外旁开左约4cm,右约6cm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