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中暑PPT.ppt

格式:ppt   大小:1,002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暑PPT.ppt

上传人:luyinyzhi 2017/11/16 文件大小:100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暑PPT.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暑防治知识
温州市急救中心江滨站潘进力
△评估ABC △开放静脉通路 △心电监护及SPO2监护
△保持呼吸通畅 △评估生命体征 △吸氧
△评估神志、瞳孔、肢体活动及各种反射
诊断
高温或烈日暴晒环境中引起体温调节功能紊乱,以高热、无汗及中枢症状为主的综合征。
△密切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
△病室宜阴凉通风,控制室温22~25 ℃
△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给氧
△静脉输液速度:5~10分钟宜慢,以
30~40滴/分钟为宜
△体温监护:降至38 ℃即终止降温,
但不让体温回升
△血压监护:收缩压维持在90mmHg
以上,以防脱水
△血气分析,电解质,肾功能监测
对症处理:
△惊厥:巴比妥类及降温药物改为冬眠Ⅰ号
△脑水肿
△DIC
△肺水肿
△休克见相关程序
△肾衰
△感染
△诱发心律失常
△空调房间20~25℃
△物理降温
◎头部置水帽
◎大血管处置冰袋
◎冷水擦身
◎酒精擦浴
◎冰水灌肠
△药物降温
◎***丙嗪20~50mg加入冰5%
GNS中静滴
◎消炎痛栓塞肛
◎激素治疗:Dxm,氢化可的松
△中暑痉挛:用10%葡酸钙10~20 ml稀释后静注
急诊室
现场急救
△立即脱离高温环境,
置阴凉处休息
△补充含盐饮料
中暑的急救程序
概念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治疗
预防
中暑概念
中暑是在暑热天气、湿度大和无风的环境条件下,表现为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
人体产热
散热
强体力劳动,长时间工作
辐射
传导
对流
烈日热能辐射头部
脑水肿
颅内高压
脑疝
严重日射病
出汗
汗腺衰竭,无汗
热射病
过热型
热衰竭
蒸发
循环血量不足
散热严重障碍
补白水
低钠血症
热痉挛
未补水
中暑成因
周围环境T>32℃,通风差,湿度大(>60%)
下丘脑
中暑临床表现
(按病情轻重)
1、先兆中暑:头晕、口渴、乏力、恶心、呕吐、耳鸣、胸闷、心悸、大量出汗,体温正常或稍高,及时离开高温环境转至阴凉处休息,可很快恢复。
2、轻度中暑:伴呼吸急促、面色苍白,体温升高。
3、重度中暑:伴昏倒或痉挛,皮肤干燥无汗,体温达40度以上。
4、热痉挛:突出表现为剧烈活动停止后四肢肌肉特别是腓肠肌发生强直性抽搐,持续数分钟后缓解,无明显体温升高。抽搐可能与严重体纳缺失(大量出汗和饮用低张液体)有关。
5、热衰竭:常发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疾病患者。由于循环容量不足所致。表现为头晕、口渴、乏力、恶心、呕吐、大量出汗和肌痉挛,可有明显脱水征:心动过速直立低血压或晕厥,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热射病。
中暑临床表现
(按机理)
中暑临床表现
(按机理)
5、热射病:致命性急症,表现为高热和神志障碍
劳力性热射病:高温、湿度大、不通风环境下重体力劳动或运动时发病。表现为大量出汗,心率升高,脉压增大。
非劳力性热射病:高温下居住环境差的老年人,表现为皮肤干燥无汗,体温达40度以上,伴有意识模糊、抽搐、昏迷;严重者可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心衰、脑水肿等。
中暑治疗·降温治疗
,到阴凉安静通风处休息,稍抬高头部和肩部。

。有条件的在额部、颈部、腋下和腹股沟等处放置冰袋,同时给予吹风。
、藿香正气片等。
1、昏迷: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颅内高压者甘露醇静滴。癫痫发作输注***。
2、低血压: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提高血压。勿用血管收缩药物,以免影响皮肤散热。
中暑治疗·并发症的急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