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关注自我,关爱生命.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注自我,关爱生命.doc

上传人:学习一点新东西 2017/11/16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注自我,关爱生命.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注自我,关爱生命
摘要:学校教育应以生命教育为基石。当前的教育中生命教育缺失,学生对个体生命价值的认识甚少,戕害生命的暴力事件近几年来层出不穷。通过撰写心理日志,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探问与追求生命意义、目标与理想,走积极向上的人生之路。
关键词: 人生;生命教育; 教育目的

近几年来,不尊重甚至伤害他人生命的暴力事件,青少年的自我伤害或***事件,这两类戕害生命的事件层出不穷。学生们试考得太多,直接的社会生活体验太少,书读得也少,所以对社会上的人情冷暖、生活百态往往不能理解,更不要说体会。家庭生活中父母感情不和、同学交往中一次小小的冲突、老师的一句稍为严厉的批评都有可能使学生走上轻生的道路,给自己、家庭和社会都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无可挽回的损失。
教着高三,笔者时时能感受到学生被压抑的人性。他们会在作文中非常激昂地高谈阔论:要积极应对、努力进取,走向成功要追求坚韧的品格,要笑对一切挫折和苦难。而生活中一次小小的考试失利,一次同学间的口角,会让他们情绪低落好几天,有些甚至自暴自弃,终日沉沦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

教着高三,笔者有过这样的困惑:我教给学生什么?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教育学生追求成功吗?考上一所好的大学,将来找一个好工作,拿一份固定工资,就是成功吗?这样的教育追求必然导致学生人文素养的整体滑坡。

一、学校教育应以生命教育为基石

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通过生命教育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识,使学生敬畏生命、欣赏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它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唤起学生对生命的怜爱,让每一个人都活得有尊严,有价值。
郭思乐指出,“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为旨趣的教育,它明确地把教育和人的生命发展联系起来,表现了教育活动的根本意义。”北京理工大学研究员杨东平说:“学校的育人目标应该越来越渺小,从过去培养一个完美的人,到通才,再到现在培养一个充实的人。”显然,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需要在整个教育体制的精神上有所更新。教育整体的目标不该只是帮助学生找到一份工作或职业,教育应当设立一种终极目标――帮助教育对象塑造健全的人格与完美的生命。它不是用一种超强社会化的要求去要求学生,而是关注到个人的生命本身,关注学生的内在需要。教育的重点不是教学生成“材”,而是教学生成“人”。

因此,“二十一世纪的学校教育应以生命教育为基石。”学校教育应该真正落实“德智体美劳”,不能说一套做一套;而且这里的“智”也不能只是知识技能的“知”,更该应是深刻的生命智慧,学校应通过有形与无形的“生命教育”课程来引导学生探问与追求生命意义、目标与理想,引导学生积极地应对生活。通过生命教育的实施,使学生能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捍卫生命的尊严,实现生命的价值。

二、实施生命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使人对生命本身敏感。”植物学家贝利如是说。如果我们想培养尊重生命的态度,培养学生具有生命的智慧,必须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大问题。

我尝试让学生反观自我成长的历程,思索个体生存的意义,思考人与他人、自然和社会的关系,设计自我发展的方案。我开展了几次关于生命思考的心理辅导课,并要求学生写下心理日志,然后通过交流和讨论,学生对于自身生命存在的意义,对他人生命的尊重都有了深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