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对我影响颇深的一本书.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对我影响颇深的一本书.doc

上传人:学习一点新东西 2017/11/16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对我影响颇深的一本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对我影响颇深的一本书
谈起阅读,我总是首先想到《红楼梦》。它大概会是我一生最爱的书吧。从12岁初入红楼之梦起,至今还没从中醒来。
尽管我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但我对自己本土文化的真正了解,是从读《红楼梦》开始的。在?@之前我对中国文化并不十分感兴趣,因为我认为它总是伴随着一些颇为迂腐的封建传统思想,比如过度的孝道、迷信、巫术崇拜等等。然而,《红楼梦》为我还原了一个真实的中国古代社会图景:虽然它在描绘那些封建糟粕时不加掩饰,但是除此以外还展现了更多层面的、全方位立体的古代文化,让我对中国文化有了完整的认识。
首先自然是被几千年封建社会所大为崇尚的礼文化。“尊老”这种传统美德体现得尤为明显:家中上上下下无不以辈分最高的贾母为中心,因为她代表了整个家族的根。贾政虽然对宝玉的前途急功近利,但是面对将孙子视为“心肝”“命根子一样”的贾母大发雷霆后,贾政依然只能恭敬地叩头谢罪。宝玉的婚事,只要贾母活着一天便由她做主,而凤姐由于了解贾母中意林黛玉,便对黛玉格外亲热。这些让我不禁惊讶于一个年迈体弱的老太太竟手握这么高的权力。因为崇尚礼制,所以贾府的制度相当森严,是严格按照正统封建大家族的治家模式来运营的,正好也让我一窥已经消失了的古代家庭模式的真面目。在主人方面,不同辈分的兄弟取名字时都有同样的偏旁,比如贾政、贾赦是“文”字辈,贾珍、贾琏等是“玉”字辈,贾蓉、贾蔷等则是“草”字辈。这种现在已经不多见的名字文化让我深感好奇,也帮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根深蒂固的家族文化。而且贾府在仆人的等级方面也颇为讲究:光是宝玉房里的丫头就分好几等,袭人晴雯等是“八个大丫头”,往下依次按等级排序,像小红这样的末等丫头,是连端茶倒水都不配的,宝玉根本不认识她。等级制度也构成了封建礼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除了礼文化,《红楼梦》中丰富的诗词文化是我最感兴趣的。它展现了中国文化中纯粹而富有诗意美的一面。作者模仿不同人写的诗作常能反映他们的性格。黛玉的葬花吟中“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充满了多愁善感的感伤情绪。而宝钗的柳絮词中“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则充分体现了她的雄心壮志。大观园为了诗歌而举行的种种活动,比如成立海棠诗社,边吃蟹肉边咏菊花、咏柳絮、雪夜联诗等等,作者将当时的活动场面描绘得活灵活现,让我相信那仿佛是真实存在的故事,那些女孩们的笑声就好像在我耳边回荡一样。我不由得想要参与进她们的活动,想探究古典诗词的那种独特的中国式含蓄美、音律和谐美,也有了自己试一试的冲动。

当然还有其他,比如令我啧啧称奇的饮食文化,光是一道茄子就有那么繁复的工序;还有考究的穿着打扮、室内摆设等,如黛玉、探春的书房,展现了中国文人墨客爱好风雅的品味。它们再加上前文提到的两点,无不共同构成了完整而灿烂的中国文化,使我第一次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除了丰富的中国文化,《红楼梦》展现出了对当时被视为封建正统的孔孟之道提出“宣战”的叛逆精神,正与我的观点不谋而合。作者把自己的思想以宝玉为载体,呈现出对传统仕宦之路的蔑视和对女性价值的肯定。首先,宝玉对被当时视为正统之路的仕途经济深恶痛绝。不论谁用仕途经济之路规劝他,袭人、宝钗、湘云也好,他都一律视为“混账话”。而特别的是,宝玉提到“林妹妹就从来不说这些混账话”,由此我觉得共同反对仕途经济才是宝黛爱情的关键。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