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新闻写作
消息的写作(下)--新闻背景
教学内容:新闻背景概述内容,如何选择背景材料、如何巧妙穿插
教学目的:了解新闻背景的定义、类型和作用,熟练掌握选择背景材料的方法和巧妙穿插背景材料的方式
试探讨一下新闻背景材料的重要性。
新闻学者、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麦尔文·麦切尔:
“不使用背景材料,几乎没有什么报道是全面的。忽视这个忠告的记者,他们决不能给读者和听众提供充分的情况。”
“事情并不是突然从不知什么地方蹦出来的。记者的任务就是发现它们的起因,说明它们的发展,而且最好在一个最短的篇幅里做到这些”
在新闻写作时,不必每篇稿件都交待背景;但在新闻背景的认识上,每一篇稿件都不应忽略这方面的内容。
一、背景的定义及作用
(一)定义
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新闻背景涉及新闻报道的全过程,具有三重含义:
1、对导致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广阔的时代背景的了解。
2、向记者提供消息、介绍情况的人的背景情况
3 、与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发生、发展过程直接有关的背景材料。
新闻事实之外,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进行解释、补充、烘托的材料。
请标识出以下消息中的背景材料部分,并说明其作用
南海海底发现巨大宝藏--“可燃冰”
“可燃冰”这个大自然为人类子孙后代备下的丰厚礼品,最近在祖国的南海被发现。日前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传来消息说,经初步判定,南海海底有巨大的“可燃冰”带,能源总量估计相当于全国石油总量的一半。
究竟什么是“可燃冰”,它对人类有何影响呢?据能源所海洋专家介绍,透明无色的“可燃冰”外形似冰,能够燃烧,学名叫“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甲烷类)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低温与压力下形成的透明结晶。美国和日本最早在各自海域发现了它,中国近年才开始对其进行研究。
与石油和天然气相比,“可燃冰”的优点更为突出。一立方米的“可燃冰”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64立方米的天然气。目前在全球公认的“可燃冰”总能量是所有煤、天然气、石油总和的两到三倍。
不久前,广州市海洋地质调查局利用地震波探测海底地表反射,发现了南海区域有“可燃冰”存在。为此专家解释说,由于其特殊的物理性能,天然气和水也可以在温度2至5摄氏度内结晶,而南海海底600至2000米以下的温度和压力都很适合“可燃冰”的生成。
除了南海以外,在我国的东海也发现了“可燃冰”的踪迹。据悉,国家已经开始组织力量就全国“可燃冰”资源进行勘察。(北莞)《科技日报》2000年8月11日
一、背景的定义及作用
(二)作用
1、有助于突出、烘托、阐述、深化主题,增强说服力;
2、可以提高新闻事件的意义和价值,使消息大为生色。
3、有助于增强新闻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
二、背景材料的种类
(一)、对比性背景材料
(二)、说明性背景材料
(三)、注释性背景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