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程序设计基础(文件).ppt

格式:ppt   大小:118KB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程序设计基础(文件).ppt

上传人:mh900965 2017/11/16 文件大小:1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程序设计基础(文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
文件

什么是文件?
文件是存储在外部介质上(介质:磁盘和磁带等外存储器)的数据或信息的集合
例如
程序文件中保存着源程序
数据文件中保存着数据
声音文件中保存着声音数据
磁盘上的每个文件都有唯一的名字,进行标识,依据文件名找到相应的文件
为什么要使用文件
文件的改动不能引起程序的改动,即程序与数据分离
不同的程序可以访问同一数据文件中的数据,即数据共享
能够长期保存程序运行的中间数据或结果数据
2

C语言实现文件操作
通过操作系统完成对文件的输入输出操作
通过由C语言的编译系统提供的一套用于文件操作的库函数,也称为“标准输入/输出库”
文件的特点
文件是一个有序的数据序列
保存的所有数据有着严格的排列次序(类似于数组)
要访问文件中的数据,必须按照它们的排列顺序,依次进行访问
3

文件的分类
数据的组织形式
ASCII码文件
ASCII码文件是将要存储的数据采用ASCII码的形式进行存储
数据按顺序组成一个一个的字符序列
每一个字符用一个ASCII码来表示,占用1个字节
ASCII码形式的文件在文本编辑器下可以直接阅读
保存在内存中的所有数据在存入文件的时候都要先转换为等价的字符形式
当要从文件中读取数据时,再将字符串转换为浮点数
例如:(浮点数)
“”再存放
4

文件的分类
数据的组织形式
二进制文件
将数据按其在内存中的存储方式(二进制方式)原样输出到文件中存放的
内存中的数据存入磁盘的时候不需要进行数据转换
磁盘上保存的数据采用C语言规定的与内存数据一致的表示形式进行存储
例如:(浮点数)
5

文件的分类
数据的组织形式
区别
ASCII码文件较为直观、可读性好
方便人们的阅读和理解
可以直接在Windows下的记事本等工具直接观察
占用存储空间较多而且在数据输入输出时必须进行二进制代码和ASCII码之间的转换
二进制文件存储空间的利用效率高
输入输出时不需要进行转换,因而速度较快,可以节省磁盘空间和转换时间
二进制文件不能直接识别内存中的表示形式,不方便人们的阅读和理解,可读性差
6

文件的分类
文件的处理方式
数据写入文件或从文件中读出数据的过程
计算机内存





出入文件缓冲区
输出文件缓冲区
外存
文件
写文件
输出
输入
读文件
7

文件的分类
文件的处理方式
“写文件”
将保存在内存中的数据写入磁盘
首先要建立一个“输出文件缓冲区”
通过该缓冲区可将内存中的数据存入磁盘,以文件的形式保存
“读文件”
将保存在文件中的数据装入内存
首先要建立一个“输入文件缓冲区”,将文件中的数据装入缓冲区
然后再由缓冲区存入程序可以操作的内存数据区
8

文件的分类
文件的处理方式
C语言系统对"缓冲区"的处理方式不同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文件处理方式
缓冲文件系统
对每个正在使用的文件,系统自动地在内存中为其开辟一个缓冲区
非缓冲文件系统
指系统不会自动开辟缓冲区,而要由程序自行设置文件的缓冲区
提示
在ANSI C83标准中取消了非缓冲文件系统
对文本文件和二进制文件均统一采用缓冲文件系统进行处理
9

文件的分类
文件的处理方式
缓冲文件的特点
缓冲区是一个连接计算机内存数据与外存文件的桥梁
在内存开辟一个“缓冲区”,为程序中的每一个文件使用
执行读文件的操作时,从磁盘文件将数据先读入内存“缓冲区”,装满后再从内存“缓冲区”依此读入进接收的变量
执行写文件的操作时,先将数据写入内存“缓冲区”,待内存“缓冲区”写满后再写入文件
由此可见,内存“缓冲区”的大小,影响着实际操作外存的次数,内存“缓冲区”越大,操作外存的次数越少,执行速度就越快、效率就越高
一般来说:文件的“缓冲区”的大小随机器而定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