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5
文档名称:

“三伏贴”技术操作规范.ppt

格式:ppt   大小:10,508KB   页数:7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三伏贴”技术操作规范.ppt

上传人:yixingmaob 2017/11/16 文件大小:10.2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三伏贴”技术操作规范.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苏州市中医医院浦明之
“三伏贴”
技术操作规范
冬病夏治三伏贴
所谓“冬病夏治”,是指一些冬季容易发作和复发的疾病,在病情相对缓解的夏季,采用适当的调治(如中药穴位贴敷疗法等)以预防或减少疾病发作乃至根治为目的的一种疗法。
何谓“冬病”
“冬病”,顾名思义,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此类疾病都有虚证、寒症的共同特点,患有“冬病”的人多属于阳虚体质,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畏寒症以及属于中医脾胃虚寒类疾病等。
阳气不足,是“冬病”的最基本病机。
缘何“夏治”
自然界夏季阳气最旺,人体的阳气在夏天也达到最高,尤其是三伏天肌肤腠理开泄,选取穴位贴敷,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所,祛除体内寒气,并为机体储备阳气。阳气充足则疾病易发季节不易被寒邪所伤。使人体各部的功能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的平衡。
何谓三伏天?
“三伏”是我国农历中的一段时节,是每年最热的时间。三伏的时间不固定,须根据24节气和历法的“庚日”来确定,具体说:
头伏,是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的10天;
    中伏,是夏至后第四个庚日开始的10天或20天;
    末伏,是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开始的10天。
三伏贴的理论基础
穴位敷贴优点
方便
效佳
价廉
不良反应小
影响穴位贴敷疗效的因素
疗效
药物炮制及制剂工艺
贴敷穴位
科普宣传
贴敷时机及时间
方药配伍
穴位反应
适应病证
操作流程
筛选病人
药材
敷贴时机
敷贴方法(穴位选择)
敷贴时间
不良反应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