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4
文档名称:

徐杭河道整治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1,048KB   页数:5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徐杭河道整治规划.doc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7/11/18 文件大小:1.0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徐杭河道整治规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区域概况
自然概况
余杭区位于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南端,西依天目山麓,南濒钱塘江,从东、北、西三面成弧形拱卫杭州老城区。总面积1220km2,下辖14个镇、1个乡、4个街道,,共有耕地68万亩、%,林地57万亩、%。
本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但时空分布不均等特点。季风是影响本市气候的主要因素。气温受季风影响,以冬冷夏热为特征。℃~℃,全年平均日光充足,日照时数达1800~2000h。多年年平均降雨天数130~145天,年平均降水量在1700mm~1250mm左右。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也使得本区时有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和冰雹等自然灾害发生。
经济社会概况
余杭区交通十分便利,沪杭、宣杭铁路穿境而过;杭沪、杭宁高速公路,104、320国道和五条省道把余杭与杭、沪、宁和苏、锡、常、甬等大中城市紧紧相连;以大运河为主干线的水路交通也十分发达。
紧紧围绕区委“融入大都市、建设新余杭”的工作目标,掀起了新一轮的建设热潮,使全区国民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又取得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完成财政总收入128083万元,城区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9955元,,,。
此外,旅游业发展较快,并已显露新兴产业的优势。“良渚文化”己被中国政府列入《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余杭旅游知名度进一步提高。
河道及水环境现状
河道现状
余杭区内主要划分为东苕溪、大运河和上塘河三大水系。
据余杭区2002年调查资料显示,全区共有大小河道548条,总计长1485km,%,各类河道汇总表见表1-1。余杭区河道水系现状见附图一。
表1-1 杭州市余杭区河道汇总表
河道种类
条数
长度
(km)
备注
省级
1

东苕溪:其中右岸46km,。
市级
3

大运河(甲线、乙线、塘栖改道段)、余杭塘河、上塘河
区级
51

镇(乡、街道)级
493

合计
548

主要骨干河道如大运河、东苕溪、上塘河、余杭塘河两岸均已有不同程度的砌石护岸和绿化面积。
水环境现状
污染源主要是农村面污染和生活垃圾、水草腐烂及工业生活污水等点污染。污染的特点表现为面广、点多、量大,污染成分日趋复杂。在水中不易净化,处理难度大,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是本区两个最主要的常年性的点污染源。
从水质监测资料可知,苕溪流域地表水大部分指标能达到或好于Ⅲ类,但瓶窑大桥测点氨氮、粪大肠菌指标未能达标。运河水系各测点水质普遍较差,大多劣于Ⅴ类,地表水指标中氨氮、总磷经常不能达标。上塘河水系及内河水系水质极差,大部分均劣于Ⅴ类,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石油类指标经常不能达标。
从近几年全区地面水水质监测结果来看,水体受污染程度仍处于不断恶化状态中,地面水污染成为余杭区域生态环境中最特出的问题。
河道存在主要问题和规划整治的必要性
经过历年的水利工程建设,余杭区的水利事业取得较大的成就,也发挥了巨大的效益。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们日常物质、文化生活息息相关的河道整治工程却滞后于城镇改造、道路桥梁、标准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这与现代化水利建设是不相适应的。目前余杭区在河道方面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余杭区平原骨干排水河道规模偏小,排水河网布局不尽合理,各处排水口泄水能力不足,造成整个区境内泄水不畅。制约了河道的各类功能的发挥。城区东部平原区地势低洼,大部分地区防洪排涝能力偏低。城镇防洪能力普遍偏低,未达到应有设防标准。
2、河道淤积严重。区政府虽安排部分资金疏浚清淤,但远不及淤积数量,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全区河道淤积日益加剧,下游平原地区更甚,造成河道正常蓄水量大幅度缩减。河道淤积带来的负面影响很严重,主要体现在减少行洪断面和调蓄水量,造成河道引水和排涝功能严重下降,加剧水体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3、人为设障,造成河道过水断面骤减,引排水不畅。许多城镇范围内安排了较多的各类工业园区、科技园区的建设,为了城建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而填河、堵河、缩窄河道现象较为严重。填河后尽管设有下水道,但不能完全替代原有河道的排水和蓄水作用,致使河网调蓄能力严重减少。
4、水质污染严重。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工业发展,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污水向水体直接排放量也不断上升,造成河网水体严重污染,水质迅速恶化。全区几条主要河道已大大超过了Ⅲ类地表水标准的最大允许纳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