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马连道茶香京城.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马连道茶香京城.doc

上传人:好用文档 2017/11/18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马连道茶香京城.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马连道茶香京城
20年前的马连道街很荒凉,放眼望去只有几间大库房,几条铁路,仅有的高楼大厦就是一商、二商,附近甚至还有一大片农田,就连春天在大街上也难见到几个人影。如果你想从马连道打一辆出租车,起码要等半个小时。如果你要从别处打车去马连道,司机十有八九是不知道地点在哪儿。
时过境迁,以前冷冷清清的马连道一派繁荣。如今,你在北京任何地方,叫一辆出租车,说去马连道,司机马上会问你:“茶叶街吗?”马连道茶叶市场的名头早就成功打响了。

茶叶街的第一家茶庄
浙江茶商诸葛秀芳做茶叶生意算来已有20多年了。浙江人留给国人的印象无外乎脑子活泛,会做生意。
1990年,诸葛秀芳出差到北京马连道,给一些老字号茶庄送货,顺便要要款。当时她还在为公家打工。那时,北京市最大的茶叶公司“北京茶叶总公司”就建在马连道,也是马连道第一家茶庄。
北京茶叶总公司的前身是北京第一个国有茶叶经营机构,建于1950年。后来创建“京华”袋茶,成为中国茶业内销龙头。南方几家茶商想靠着这棵大树乘乘凉,也在马连道建立了自家的茶庄。诸葛秀芳看到这种局面,心里活络开了,便辞了职开始“北漂”。正好一个老乡在月坛南街经营生意,腾了一间屋给诸葛秀芳。诸葛秀芳就在那开始了自己的茶商生涯。
北京茶叶总公司总经理彭广义说,上世纪90年代,北京茶叶总公司一直想把周边越来越多的个体茶商“轰走”。现在却在尽全力“欢迎他们”。公司把原来的生产车间改成了商业用房,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商在此经营。
最初打开局面的确是有些辛苦的。诸葛秀芳完全靠着翻电话黄页簿找客户,全凭个人感觉,猜测黄页簿上的哪个公司会买茶叶,有可能置办防暑降温茶的,便给对方一封封信寄出去,比如右安门的印刷厂、公共汽车公司,那时收到信后都来买了茶叶。“那会儿就坐公交车一手提一箱给客户送货;有些量大的需要车拉,自己就租个三轮车送货。最初从亲戚那拿茶叶,从代销做起,卖完茶叶再给货钱。”
1992年下半年,诸葛秀芳对经营摸出些门道了,便把自己的***茶和绿茶摆进了北京的一些小超市和商场
,开始承包柜台销售,那时10平方米的柜台一年租金大约3万~5万块左右,好在茶叶比较好卖,利润还算丰厚。她不再拿着电话黄页簿找客户了,开始守株待兔,散客主要是商场附近的老百姓,也有一些附近的企业过来买办公用茶。

“零首付”招揽茶商
1997年,诸葛秀芳把茶叶生意挪到了马连道。那个时候的马连道就是一条土路贯穿南北,冷冷清清,只有一个京闽茶城,街上人很少,也没有什么汽车,偶尔有车经过立刻扬起漫天的尘土。但茶商爱扎堆,四五户人家显得冷落,想吆喝一帮卖茶的人,于是有人出主意想办法,开始搞招商。
其中有一家茶庄是诸葛秀芳老乡开的。他起初想做招商,找诸葛秀芳的先生咨询。她先生觉得这里招商肯定没问题。老乡决定拿过来招商。这个地方在路西边,当时还是一商大厦的仓库,后来成了茶城,也就是家乐福的前身。
同一时期,马连道的一个福建茶商也建设起了京马茶叶市场。福建茶商来得早,发现很多茶商都为在马连道找门面房发愁,于是承租了原废旧房,经过改造建成一间一间的简易门面,对外出租。一间租金,一年少说五六万
,原市场有门脸房200多间。主要以福建茶商为主,经营花茶。自己既是茶商,又是市场老板。
要说京马茶叶市场的招商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当时为了把马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