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离太阳最近的树
毕淑敏
毕淑敏
知人论世—与作者对话
毕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1980年转业回北京。
著有《毕淑敏文集》八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女心理师》,中短篇小说集《女人之约》、《昆仑殇》、《预约死亡》,散文集《婚姻鞋》、《素面朝天》、《保持惊奇》、《提醒幸福》,短篇集《白杨木鼻子》等。
毕淑敏作品
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万字。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现在,毕淑敏为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师大文学硕士,注册心理咨询师。
寂寥( ) 皱褶( ) 镐头( )
逶迤( ) 沙砾( ) 弥久( )
訇然( ) 背风( ) 药捻( )
尸骸( ) 苍穹( ) 遒劲( )
liáo
zhě
gǎo
wēiyí
lì
mí
hōng
bèi
niǎn
hái
夯实基础
给划线词注音
qióng
qiú
整体感知课文
文章既歌颂了红柳的顽强的生命力,也赞美了它的奉献精神。红柳树可以固住泥沙,保护生态环境。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激情和对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痛心之情。
离太阳最近的树是什么树?这种树的生存环境怎样?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红柳树。
生存环境:它们生活在“这世界的第三极, 平均海拔5000米,冰峰林立,雪原寂寥”, “在荒漠的皱褶里”,“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长在沙丘上”。
突出了红柳树生长环境的恶劣,衬托出红柳树生长的不易,暗示了红柳树在高原雪域中的珍贵。
互动讨论,解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