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美术课堂如何润泽孩子的心灵.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美术课堂如何润泽孩子的心灵.doc

上传人:好好用的文档 2017/11/18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美术课堂如何润泽孩子的心灵.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美术课堂如何润泽孩子的心灵
美术课上得成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美术主要是对学生兴趣和艺术素养的培养,并不要求在技术方面进行过多的训练。不要与孩子说什么样的画作好,什么样的画作不好,要学会保留孩子的那份纯真。
一、了解关注学生
每个孩子都具有绘画的天赋,都是天才的艺术家。他们好奇、好玩、好动、好表现,他们天真可爱、自由烂漫、无拘无束,他们边画边说,想到哪里画到哪里,挥洒自如,毫无羁绊。这种在绘画活动中表现出最真实最浓郁的情感和忘我投入的最佳状态,正是儿童在艺术创作活动中最为宝贵的品质。
一位小朋友画“我喜欢的人”时,画了怀孕的阿姨。笔者奇怪地发现,她在阿姨圆圆的肚子里面画了一个表情有趣、眼睛大大的小妹妹。当笔者仔细听完孩子画画的想法后,把她好好夸奖了一番。原来她希望阿姨今后能生个像她画中一样漂亮的小妹妹,还能与她一起玩耍。这幅充满情感的画,其稚拙的笔触里,全是她美好的期待。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看似平淡无奇、不合常理的画面,经过孩子的描述立马变得鲜活生动,趣味十足。如果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不尊重孩子内心丰富的体验和感受,以***的观点和方式去要求孩子、教育孩子,那么我们的孩子就会墨守成规、循规蹈矩,这种结果是我们都不愿看到的。

孩子在画画的时候不讲画法,不讲次序,不讲道理,一切都那么随意、自然、有趣。儿童画就是儿童的“话”,儿童的思想,儿童的味道,儿童的世界。孩子的话真实、幼稚、不完整,那么儿童画也应该是自由快乐甚至不完美的。当然这并不是提倡教师什么都不教,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由此笔者想到了奥地利著名作家吉斯塔夫?梅林写的寓言故事《癞蛤蟆的诅咒》:一只蜈蚣在广场上跳舞,优美的舞姿赢得了动物们的阵阵喝彩。非常嫉妒蜈蚣的癞蛤蟆在一个角落里专心致志地看了蜈蚣的表演。当蜈蚣休息的时候,癞蛤蟆上前致意,说自己的计算本领很高,但有一点不明白,“你怎么知道先动哪一条腿呢?哪一条腿是第2个第7个或第100个动作呢?你在动第16条腿的时候第48条腿又在干什么?是站着不动,还是伸出去,还是弯起来?”蜈蚣迷惑了一阵,然后惊恐地发现自己完全瘫痪了。这个寓言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艺术活动基本上是以一种靠直觉与本能的活动,理性往往是它的敌人。可惜我们经常不小心就扮演了“癞蛤蟆”的角色。家长的要求、教师的标准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技法扰乱了孩子依靠直觉进行绘画的实践,标准干扰了孩子绘画创作的自由。一名优秀的美术教师是孩子艺术道路上的引导者、启发者、设计者,不应该光给孩子灌输技法,首先他要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性格特征,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了解孩子的精神渴望,鼓励孩子大胆依靠直觉画画,并在绘画的过程中善于发现,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启发,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点拨提示:“这里还可以加些什么呢?”“如果再大一些会更好。”“那里太空了,你能再画上你喜欢的动物吗?”“颜色能不能再丰富些?”……孩子就会马上心领神会,恣意挥洒,寥寥几笔,即刻“妙笔生花”。这样的艺术创作过程也是润泽孩子心灵的过程。

二、重视艺术情感的互动
一堂优秀的美术课,教师应把情感艺术充分融入进来,从而使学生在与教师的情感交流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合作意识。将情感这一剂良药深深植入课堂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观察能力和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