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高热护理抢救预案
业务学习
讲课时间:2013-06-07
讲课地点: 主讲内容:
一、高热的定义:
高热--发热时体温在39℃以上称为高热。
二、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一)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
腋温: ~
口温: ~
肛温: ~
(二)体温过高即发热
(以口腔温度为例)
低热: ~~
中度热:~~
高热: ~~
超高热:41度以上
(1)体温上升期:病人主要表现为畏寒、皮肤苍白、无汗、皮肤温度下降,有些病人可出现寒战。
体温上升有骤升和渐升两种方式。
如体温在数小时内迅速升至高峰称骤升,见于肺炎球菌性肺炎、疟疾; 如体温在数小时内逐渐上升称渐升,见于伤寒。
(2)高热持续期:病人表现为颜面潮红、皮肤灼热、口唇干燥、呼吸和脉搏加快、尿量减少。
(3)退热期:病人表现为大量出汗和皮肤温度降低。退热有骤退和渐退两种方式,骤退时由于体温急剧下降,大量出汗体液丧失,年老体弱和心血管病人易出项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阙冷等虚脱或休克现象,应严密观察并及时给予处理。
(1)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度,达数日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 度。常见于肺炎球菌性肺炎、伤寒等。
(2)弛张热:体温在39度以上,24小时内温差不超过1度,但最低体温仍超过正常体温。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疾病等。
(3)间歇热:体温骤升至39度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下降至正常体温或正常以下,经过一段时间的间歇,体温又升高,并反复发作。常见于疟疾等。
(4)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律,且持续时间不定。
(1)降低体温:可根据病情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如体温超过39度可冷敷头部;%乙醇擦拭擦试颈部、四肢,冰袋或冷毛巾置于额、枕后、腋下或腹股沟处以达到降温的目的。根据医嘱给予药物降温时应注意药物剂量,防止退热时大
量出汗引起虚脱或休克。诊断不明时,不随意使用退热剂、糖皮质激素等,以免延误诊断采取降温措施,30分钟后应测体温,并做好记录和交班。病人出现寒战时应该注意保暖。
(2)病情观察:严格记录病人体温变化及脉搏血压变化,防止惊厥、抽搐。定时测量体温,一般每日测量4次,高热病人每4小时测量体温1次,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改为每日2次。
(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高热病人因呼吸加快,皮肤蒸发水分及出汗,体液大量丧失。应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摄入量不能低于2500~~3000ml
(4)补充营养:及时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5)卧床休息:发热病人由于消耗多,进食少,应减少活动,适当休息。
(6)预防并发症:发热病人机体抵抗力降低,加之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有利于病原体生长、繁殖,易发生口腔溃疡和炎症。应让病人在晨起,餐后
及睡觉前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如口唇干裂者可涂护唇膏;对出汗较多的病人应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物和床单,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着凉;对长期高热卧床的病人,应预防压疮和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
(7)安全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