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鸡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1、什么叫传染病?引起传染病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凡由病原微生物引起,有一定潜伏期和症状,并能传染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一种传染病在鸡群中发生,是由传染源、传播途径和鸡的易感性三个环节组成的,这也可以说是发生传染病的三个基本条件,只要人为地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避免发病。
(1)传染源即病原微生物的来源。一种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是由感染了此病的动物(包括发病者和隐性带菌、带毒者)散布的,这些动物就是传染源。
(2)传染途径鸡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由传染源向外传播的途径有三种,即垂直传播、孵化器内传播和水平传播。
垂直传播:也叫经蛋传递,是种鸡感染(包括隐性感染)某些传染病时,体内的病菌或病毒能侵入种蛋内部,传播给下一代雏鸡。能垂直传播的鸡病有:沙门氏菌病(白痢、伤寒、副伤寒),霉形体病,脑脊髓炎,大肠杆菌病,白血病,包涵体肛炎,结核病等。
孵化器内传播:孵化器内的温度、湿度,非常适宜于细菌繁殖。蛋壳上的气孔比一般细菌大数倍,所以有鞭毛、能运动的病菌,特别是鸡副伤寒病菌、大肠杆菌等,当其存在于蛋壳表面时,在孵化期间即侵入蛋内,使胚胎感染。另外一些存在于蛋壳表面的病菌和病毒,虽然一般不能进入蛋内,但雏鸡刚一出壳时,即由呼吸道等门户入侵,马立克氏病就常以此
种方式传染。在出雏器内,带病出壳的雏鸡与健康雏鸡接触,也会造成传染,白痢和脑脊髓炎等病除垂直传播外,都会在出雏器内进一步扩散。
水平传播:也叫横向传播,是指病原微生物通过各种媒介在同群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传播。这种传播方式面广量大,媒介物也很多。同群鸡之间的传播媒介主要是饲料、饮水、空气中的飞沫与灰尘等,远距离传播的媒介通常是由鸡舍清除出去的粪便、运鸡运蛋的器具和车辆、在各鸡场之间周转的饲料包装袋、野鸟和昆虫、人员的衣服鞋底等。
(3)鸡的易感性病原微生物仅是引起传染病的外因,它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侵入鸡体后,是否导致发病,还要取决于鸡的内因,也就是鸡的易感性和抵抗力。鸡由于品种、日龄、免疫状况及体质强弱等情况不同,对各种传染病的易感性有很大差别。例如日龄方面,雏鸡对白痢、脑脊髓炎等病易感性很高,成年鸡则对禽霍乱易感性很高;免疫状况方面,鸡群接种过某种传染病的疫苗或菌苗后,产生了对该病的免疫力,易感性即大大降低。当鸡群对某种传染病处于易感状态时,如果体质健壮,也有一定的抵抗力。
2、传染病传入鸡群的途径有哪些?怎样进行防治?
防治传染病的发生就要切断所有能使疫病传入鸡群的可能途径。
(1)引入种蛋、种鸡有些传染病的病原体存在于母鸡的卵巢或输卵管内,在蛋的形成过程中进入蛋内,有的在蛋经泄殖腔时,病原体附着在蛋壳上。若引进污染上病原体的种蛋或雏鸡,就会把疫病带入场内。因此不能从疫情复杂或卫生条件差的种鸡场引进种蛋和雏鸡。对经过慎重选择后引进的种蛋,须经消毒后单独入孵。孵化出的雏鸡
(或购进的雏鸡)在隔离的条件下饲养。以观察和检疫证明健康者,方可允许进入生产区饲养。
(2)通过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鸡的多数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是鸡饮食了被病原体、虫卵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经消化道感染并传播疫病,因此要防止饲料被污染。配合饲料的原料应是新鲜、洁净,无发霉、变质。动物蛋白质饲料,细菌含量不能超标;在饲料的加工、保管和运输过程中,防止潮湿、变质,防止飞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