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doc

上传人:ying_xiong01 2017/11/18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1 前沿
钢筋混凝土是建筑工程的基础和主体结构部分,其质量意义重大,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讲,只有首先完善了混凝土结构部分,才能进行后续的装饰、门窗、水电、暖气等工程的安装,否则一切都是空谈。而且,钢筋混凝土工程不像是水电和装饰工程,发生事故之后可以返工维修,一旦混凝土质量出现事故,给建筑工程带来的损失通常是永久性的。因此,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如何控制好钢筋混凝土的质量,是每一个工程管理人员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一、施工中常见的混凝土裂缝类型及原因分析
(一)干缩裂缝。混凝土浇筑完成且养护一段时间之后,因水泥泥浆中的水分蒸发而形成的干缩变形,即为干缩裂缝。产生干缩裂缝的主要原因在于水分损失时,混凝土外表面蒸发快于内部,发生的形变也明显要大于内部变形,因此产生干缩裂缝。
(二)温度裂缝。温度裂缝常出现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以及温差变化较大的环境中。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的凝固期间,因内部有大量的水化热使得内部温度上升,而混凝土外表面散热快,因此导致内外温差大形成内外胀缩,产生超过混凝土本身抗拉强度的拉应力,形成裂缝。
(三)塑性收缩裂缝。混凝土在终凝以前会有一个快速失水发生塑性收缩的阶段,如遇上大风或者干热的环境,便容易形成塑性收缩裂缝。该类裂缝多为中间宽两头细长,长短不一且没有连贯性,短的裂缝在20cm左右,而长裂缝可达2m,宽度在1-5mm之间。
(四)化学反应引起的裂缝。化学裂缝是指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结构内部发生的化学反应而造成的裂缝。例如混凝土拌合之后产生的碱离子同混凝土的活性骨料发生反应,导致结构中水分大量失去,使得混凝土出现膨胀、酥松现象,最终产生裂缝。
2 混凝土裂缝的预防
裂缝的应对措施主要是以预防为主,全面分析裂缝产生的各类因素,然后采取相应措施降低裂缝产生的可能性,而不是等出现裂缝之后再采取?a救措施。施工中最为常见的混凝土裂缝预防措施应从以下几个环节着手:
(一)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配合比直接决定着混凝土的属性,混凝土施工前应根据设计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的和易性以及质量验收要求等内容确定合理的配合比,把握好中水泥的用量以及水灰比,选择优质的原材料,同时控制粗细骨料的粒径及含量等细节,减少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出现的空隙,从而减少混凝土的收缩量,以此来预防裂缝,增强混凝土的抗裂强度。
(二)掺加化学药剂。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掺加一定量的超细矿粉,可以有效的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减少混凝土的收缩,从而防止裂缝的发生,增强混凝土后期的强度。常见的超细矿粉多数都是由工业废粉或是天然的砂石加工而成的,如磨细粉煤灰、风选粉煤灰、磨细石英粉及硅灰等。
(三)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过程是控制裂缝的关键环节,该过程中主要因人为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各类裂缝的出现。1、做好混凝土地基的处理,是预防沉陷裂缝的关键性措施。支模前一定要注意对下层基础的夯实和加固,如遇到软土部分应及时换填高强度材料,然后夯填密实满足承载力要求。2、模板安装前先将表面的粘土和水泥块清除干净,木模板要用水先润湿,以防止过分吸收砂浆。支模时严密、牢固对接,防止缝隙漏浆发生。如果是钢模板,要均匀涂刷一层涂膜剂。尤其要避免在冻土上搭建模板,以防止冻土开化后出现沉陷裂缝。3、做好钢筋工程质量控制。通常为了保证钢筋的保护层不受施工损坏,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