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落花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王平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3、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点: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学会分清文章的主次,体会文章详略的合理安排。
教学准备:许地山的资料;落花生的相关资料;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整体感知:
1、读词语
2、回顾课文围绕落花生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3、指名汇报:相机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4、课文详细叙述的是哪一部分?(议花生)
二、细读课文,突破重难点:
1、学生默读第3-15自然段,思考: 那天晚上父亲和我们在一起围绕花生都谈论了些什么?有疑问的地方做上标记。
2、一家人是怎样议论花生的好处的?学生交流.
小结:孩子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视的一个特点。
3、反馈学习情况:
?
。
、石榴、苹果截然不同的生长特点跟花生对比。 。
,反复读,
4、深化主题。
刚才同学们说了:父亲说花生最可贵的是默默无闻??课文读到这儿,孩子们,父亲仅仅是在说花生吗?那是在说什么?(做人的道理)父亲的哪句话是
明白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生读: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既然是做人的道理,那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学生谈自己的理解,老师引导。)
少年时的许地山也是这样理解的,他说(出示PPT齐读):“人要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