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一个不断趋近理想的不理想过程.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一个不断趋近理想的不理想过程.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11/18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一个不断趋近理想的不理想过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个不断趋近理想的不理想过程
看过本报昨日报道《学区房比关系路子都靠谱》(本报10月5日07版)的读者,可能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感受,一是积极、正面的,即经过这么多年的呼吁、努力,加上十八大以来的强力反腐之风,靠找路子、批条子进好学校不再“靠谱”,按权力瓜分优质教育资源的歪风终于刹住了;而如果换一种不那么积极的角度,则不难从学区房走俏,看到另一种明显的不平等,即当“学区房”与“好学校”产生“靠谱”的对应关系之后,学区房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就成了进入好学校的门槛,以往的按权力大小瓜分优质教育资源,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改成了按经济能力间接“购买”优质教育资源。
尽管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花钱购买资源,总比按权力瓜分资源来得公平,但对于教育资源这样一种格外强调平等的公共资源而言,按是否买得起学区房而决定能否进入好学校,终归还是不够平等。
应该看到,“学区房”概念的产生及学区房价格的飙升,均非政策设计的初衷,而是公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刺激产生的市场效应。而学生家长口中的“政府就是不想让你把便宜占尽”,其背后则是政策制定者试图矫正市场力量的努力:如果一套学区房不能保证学生在小学、初中都进入好学校,则这套房子的价格就可能大打折
扣,学区房在教育资源分配中的权重也就大幅下降,按经济能力分配教育资源的不平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矫正。
其实,任何和公众捉迷藏式的政策设计都让人不快,围绕学区房的复
杂规定就很有和家长斗智斗勇的架势。但在一个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环境中,为了应对“对策”而再出台一些“对策”式的“政策”,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而以更长远的眼光看,如果现在的严格政策能够持续执行,则从现在开始的10年或更长时间之后,各学校之间在硬件、师资、生源等各方面都可能更趋均衡,学区房也就失去了优势,学生就近入学将成为最现实、最普遍的现象。虽然这样的平等局面,可能是一个可以趋近但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