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宁乡县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为案例.doc

格式:doc   大小:3,863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宁乡县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为案例.doc

上传人:薄荷牛奶 2017/11/18 文件大小:3.7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宁乡县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为案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宁乡县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为案例
研究表明: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宁乡县总体规划前后,实施道路本体透水化与道路选线分级化相结合的规划措施,显著提高生态水网完整性,城市自然排水系统得到大幅改善;硬质地面的海绵化综合处理方式,增强了城区地表水循环过程,增大了降雨下渗,削弱了降雨径流峰量,降低城市雨水排水系统压力。
1.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文中以《宁乡县县城总体规划修改(2010—2020年)》,总体规划修改前后城市形态、道路网络、生态结构为研究对象,分析宁乡县借鉴国际上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相关政策法规的要求和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工程实践,利用自然排水系统的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图1),所产生的经济、生态、社会等方面的效益变化。宁乡县基础道路、高程矢量、水系网络数据利用ArcGIS软件,IC)下载数据,通过配准、矢量化获得(图2)。城市不透水区光谱信息通过LANDSAT8卫星OLI 陆地成像仪影像,对NIR、Red、Green波段RGB三色合成,得到标准假彩***像。
图1 宁乡县海绵城市规划实施策略
图2 宁乡县水文基础图

。原有水系形成的自然排水系统,是海绵城市生态雨水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宁乡县处于丘陵地区,地形复杂多变,规划区内各等级水线纵横交错。针对现有情况,实施道路本体透水化与道路选线分级化(图3)相结合的规划措施,通过规范规划建成区内道路网设计及建设方式,改造实际建成区道路的不透水结构形式,控制和减少道路干扰体对生态水系格局的潜在和累积性影响。
图3 宁乡县城市路网优化结构模型
城市道路网的调整(图4)主要集中在:①城市主干道的优化。将原本12种宽度的主干道调整为7种宽度,实施改变道路线型、增加生态水系雨水口等优化措施,标准化、合理化、生态化主干道建设模式。②城市次干道的简化,降低道路与水系的冲突点。将次干道的部分交通量转移到高等级道路,并对高等级道路的道路宽度、路板结构进行梳理。③通过中、小型桥梁保留原水系通廊,实现城市地块之间水系网络的整合与连贯,提高了生态水网的完整度。在地块内部可采用雨水花园和下凹式绿地,将道路收集的雨水通过植物、土壤进行净化,渗入地下,雨水的溢流导向下沉广场或进入收集池。④将道路两侧绿化带建设为生物滞留带,采用道路立缘石豁口的方式将机动车道雨水径流引入绿化带,并设置过滤池对路面初期雨水进行截污,土壤饱和后的下渗雨水及溢流雨水通过溢流井排入配套设置的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
图4 宁乡县路网调整图
从三个网络的C指数(表1)来看,C1(原生态水网)、C2(水网—原规划路网)、C3(水网—优化后路网),具有大的差异,。从超过2的C1指数特征来看,每个节点有两条分支线存在,反映原生态水网分割程度不高,水网的破碎度相应较低,具有良好的生态雨水调蓄功能。,道路建设的间断化,导致水系网络分割程度
相应较高,水网连接特征不突出,%,意味在进行道路建设后,自然雨水调节能力减少为原水网的2/3。,通过实施道路网优化措施之后,生态水网的分割程度大大降低,水网的连接度得到了提高,%,在规划建设区城市道路建设的同时,保护了基本的水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