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家禽养殖过程存在的一些问题.ppt

格式:ppt   大小:797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家禽养殖过程存在的一些问题.ppt

上传人:yixingmaob 2017/11/19 文件大小:79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家禽养殖过程存在的一些问题.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家禽养殖过程存在的一些问题
新疆农垦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2009年11月
蛋鸡养殖
一、营养方面存在的几个问题
1、重视蛋白,轻视能量
养殖户在蛋鸡饲料中,只注意蛋白质含量高低,不注意能量及能量和蛋白之间的平衡。
能量和蛋白是饲料的两大主要要素,都非常重要。蛋鸡生产中能量决定鸡群产蛋率高低,蛋白决定蛋重的大小。从生存等角度上讲,能量比蛋白更重要,鸡体在生存和生产中,能量起着主导作用。蛋白质含量高,不仅增加饲料成本,还产生大量尿酸,引起鸡的痛风等疾病,所以说高蛋白、低能量的饲料不是优质饲料。要保证能量与蛋白的平衡,让能量和蛋白各司其职,才能发挥蛋鸡生产性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2、饲料配方一成不变
饲料配方应随着蛋鸡生长发育的阶段不同、季节不同进行调整。特别要根据鸡群采食量的不同调整饲料配方,不能固定不变,当采食量少时,饲料中的各种营养成分都应提高。每只鸡每天所需营养是一定的,营养需要=采食量×饲料营养成分含量。
3、忽视饲料蛋白等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饲料中蛋白质的营养,实际就是氨基酸的营养,不同蛋白质,氨基酸的组成是不一样的,利用率也不一样。蛋白饲料往往只考虑价格,不考虑所用蛋白质的利用率和氨基酸的组成,添加一些廉价的棉粕、菜粕或劣质豆粕、鱼粉等,所以易出现蛋白缺乏,影响生产性能,甚至出现啄毛等异食现象。
4 、过量添加一些微量成分
饲料原料中含有多种微量成分如维生素、微量元素。这些微量成分在蛋鸡生长发育、机体健康、生产性能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这些成分也不是多多益善,过多的添加一方面会增加成本,另一方面也影响相关营养成分的吸收,所以对这些微量物质采用的原则是根据营养需要和饲料中原有的含量进行调整,多则减,少则补。
1 、忽视鸡群全过程的良好饲养管理
蛋鸡饲养管理的核心是鸡群体重的控制,在整个饲养过程中都要有一个良好的体重(达标体重)。也就是说,要使鸡群有一个良好的生产性能,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育雏、育成和产蛋期全程管理。
2、忽视育成鸡的管理
重视两头管理,即育雏和产蛋期,忽视对育成鸡的管理,这是非常错误的。
育成鸡的均匀度、体重的大小和性器官的发育将决定整个鸡群能否有一个良好的生产性能。
3、蛋鸡偏瘦体重偏低
养殖户怕把鸡养肥了,即所谓“肥胖母鸡不产蛋”,这是普遍存在的误区,现在我们养的蛋鸡大都为四系杂交,都是世界高产品系,这些鸡采食少,饲料报酬高,
产蛋率高,难以养肥。实际上我们大多养殖户养的蛋鸡不是肥了而是瘦了,再加上养鸡环境粗放,应激频繁,疾病较多,所以在蛋鸡养殖中需要有比标准更大的体重。在春秋季节的蛋鸡,开产前体重应达到标准体重+100克;夏天开产,开产前体重要达到标准体重+150克,这样的鸡群才能高产稳产,否则难以达到产蛋高峰或高峰时间持续期短。
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4 、密度过大
蛋鸡养殖普遍存在密度过大的问题,特别是育雏阶段。密度过大有百害而无一利,密度过大的鸡群均匀度差、体重小、异食癖严重、生产性能差、抗病能力差、球虫病、大肠杆菌病重,终生死淘率高。
5、养殖环境较差
蛋鸡养殖中有20-30%农户养鸡环境较差,特别是育雏阶段,有许多是平养,由于取暖设施差,无法顾全保温与通风,所以很多农户养鸡是只保温不通风,舍内氨气、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浓度高。在育成、产蛋期,大多农户是笼养,但30%~40%农户清理粪便的间隔时间长,舍内气味大,氨气等有害气体浓度也较高。还有许多农户粪便堆放在禽舍外面,气味大,污染周围环境,夏天孽生蚊蝇,很容易传染疾病。
6、防疫出现偏差
一种是把防疫品种、防疫次数降低到最少,认为防疫会影响蛋鸡生长、产蛋,甚至个别农户为应付抽样检查,只对几笼鸡进行疫苗防疫,其它鸡只不打防疫,这样很容易造成疾病传播,鸡死亡率很高;
另一种是生怕鸡会生病死亡,将防疫做到尽致,疫苗品种一个不能少、防疫次数两次、三次不为多,而且在防疫的时候也不采取防应激措施,严重影响蛋鸡正常生长和产蛋。
还有一些农户不能按照蛋鸡免疫程序打防疫,会少打几种疫苗,给蛋鸡疫病防控带来隐患。
***养殖
1 、清洗消毒目的不明,消毒药物的选择单一
,对空栏消毒不彻底;有的饲养户只注重鸡发病后治疗,而忽视了鸡舍消毒,一个饲养周期仅消毒1~2次,鸡舍环境污染和传染源长期得不到根除;有的饲养户选用消毒药物比较单一,常年不换,导致消毒效果不理想;死亡鸡只不能及时处理,随意丢弃,导致反复和持续性疫病流行;冬季不及时清除鸡粪,舍内潮湿,加上通风不良,粪便发酵后产生大量氨等有害气体,直接影响鸡生长发育,加剧发病和死亡。
进雏前,一定要对鸡舍、养殖设备及周边环境进行彻底清洗消毒,目前消毒仍然是搞好环境净化和疫病控制的重要手段。消毒药物和消毒方式要根据不同消毒药物的作用、不同季节、不同饲养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