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生态学名词解释.doc

格式:doc   大小:250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生态学名词解释.doc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7/11/19 文件大小:25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生态学名词解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光补偿点
植物光合作用的同化产物与呼吸作用所消耗的物质达到平衡时所接受的光照强度的下限。植物的光合作用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光合强度不断下降,当光照强度达到光补偿点时,
即光合作用过程气体交换中CO2的吸收量和呼吸过程所释放的CO2量完全相等时,就测不出有效光合强度。
寒害(Chilling Injury)主要指热带、亚热带作物在冬季生育期间温度不低于0℃时,因气温降低引起作物生理机能障碍,导致减产甚至死亡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
冻害(cold injury)是农业气象灾害的一种。即作物在0℃以下的低温使作物体内结冰,对作物造成的伤害。常发生的有越冬作物冻害、果树冻害和经济林木冻害等。
植物生态学就是以植物群落和植物种群为基础和核心,通过分析植物与环境、植物与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关系)及其实现的过程(生态过程),研究群落中植物结合和种群生态分化的规律,目的是维护生物圈(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保证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优良的生态环境。
光周期性:植物和动物对昼夜长短日变化和年变化的反应。植物光周期的反应主要是诱导花芽的形成和开始休眠。
积温表示热量条件的指标,用来说明生物各生长发育阶段和整个生育期所需要的热量条件。
计算方法:一段时间的平均温度减去温度基本值与天数的乘积
有效积温。用公式表示: K=N·(T-T0)
式中,K为该生物所需的有效积温(常数),N为发育历期即生长发育所需时间,T为发育期间的平均温度,T0为生物发育起点温度(生物零度:植物或变温动物,其发育都是从某一温度开始的,而不是从0度开始,生物开始发育的温度为发育起点温度)。
树种的耐阴性
树种忍耐庇荫的能力。即在庇荫条件下,完成其正常生长发育的能力。是一种遗传特性,因树种不同而有差异。林业上根据耐荫性的差异把树种大致归并为三类:
(1)耐荫树种:能忍受庇荫,在林冠下可以正常更新,甚至有些只有在林冠下才能完成其更新过程。这类树种包括暗针叶树及一些枝叶浓密的常绿阔叶树种,典型的耐荫树种如冷杉、云杉、杜英等。
(2)阳性树种:不能忍耐庇荫,在林冠下一般不能完成更新,典型的阳性树种有落叶松属、杨属、柳属、桉属等。
(3)中性树种:介于以上两者之间的树种,如杉木、毛竹等。
树种的耐荫性还在一定程度上受生理状况、生长环境的影响。树木在幼龄期耐荫性较强,中龄以后,耐荫性显著减弱。同一树种,生长在肥沃土壤或气候适宜条件下较耐荫,生长在贫瘠干旱土壤或严酷条件下则更喜光。树种耐荫性是树种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生态特性,它不仅直接反映树种对光照强度的适应,同时也反映树种对其他环境因素的适应,如阳性树种适应性较强,比较耐瘠薄干旱,而耐荫树种喜肥、湿,不耐干旱瘠薄,适应性较弱。林业上各种措施的实施,从育苗到主伐方式都须考虑树种的耐荫性。
生活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对植物而言,其生活型是植物对于综合环境条件的长期适应,而在外貌上反映出来的植物类型。
分类: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地下芽植物一年生植物
生态型(ecotype)是指同一物种内因适应不同生境而表现出具有一定结构或功能差异的不同类群。此词主要用于植物。生态型是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结果,代表不同的基因型,所以即使将它们移植于同一生境,仍保持其稳定差异。
一定地区内植物群落的总体称作植被(Vegetation),植物群落是构成植被的基本单位。
把群落中各个层或层片中数量最多、盖度最大、群落作用最明显的种,称为优势种。
在主要层片(建群层片)中的优势种称为建群种(或为共建种)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群落中一些物种侵入,另一些物种消失,群落组成和环境向一定方向产生有顺序的发展变化,称为演替。主要标志为群落在物种组成上发生了变化;或者是在一定区域内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逐步替代的过程。植物群落动态最重要的特征。其过程大多由植物群落的季节变化和逐年变化组成。是地表同一地段顺序地分布着各种不同植物群落的时间过程。
演替过程中,最早定居下来的物种称先锋种;演替过程中最初形成具在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群落称先锋群落。
进展演替(progressive ession):群落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演替。
逆行演替(retrogressive ession):群落由高级阶段退回低级阶段发展的演替。
任何一类演替都经过迁移、定居、竞争、反应等阶段,当群落达到与周围环境取得平衡时(物种组合稳定),群落演替渐渐变得缓慢,最后的演替系列阶段称演替顶极;演替最后阶段的群落称顶极群落。
地带性植物群落
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带性:指地球表面由于热量和水分等环境因素,由南至北形成随纬度的,或由海洋向内陆而形成大致与经度平行的梯度变化,引起植被大体上沿纬度或经度成水平更替的现象,这包括了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