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常平通宝”之古渡钱
“常平通宝”是我国古钱收藏中最常见的外通宝”铸行的资料里,都说明“常平通宝”是由朝鲜厅设监铸造,故以此命名。很多古钱收藏爱好者,包括一些我熟悉的资深泉友,都对此论深信不疑。朝鲜“常平通宝”得名于常平厅似乎在古钱收藏领域已成定论,但是我通宝”的命名另有所议,那时普遍的观点谓“常平通宝”是取常平仓之义。常平仓是中国汉代为稳定粮食供应设立的行政机构,在汉代以后的历代王朝基本成为常设机构。常平仓的作用在于“丰则贵取,饥则贱取”。可见常平仓不但有调节粮食的作用,更主要的还能发挥赈济灾民的功效。常平仓可以看作是农耕时代丰衣足食的象征,所以“常平通宝”及常平厅的命名都取自常平仓之本义。清末民初的古钱收藏家对“常平通宝”名称的理解,可能还在于儒学传统的文化理念。朝鲜自古尊中国为宗主国,历代国君称王不称帝,体现了儒学的精髓:尊卑有序。朝鲜如果以一个行政机构常平厅为名发行货币,未免违背尊卑有序的原则。总之,对“常平通宝”名称理解的不同是传统文化氛围逐渐淡化的结果。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朝鲜的常平厅并非是唯一监造“常平通宝”的机构,其他机构如工、户、兵等十余个部门都有监造“常平通宝”的记载。
“常平通宝”在朝鲜铸行时间很长,大约从中通宝”以版别多、背文繁杂著称,常令收藏者无从择要。现有资料证实“常平通宝”背文有300种左右,版别按日本收藏家统计将近一万种。如何从繁杂的背文和版别的迷宫中理出头绪,不是一蹴而就之功。笔者就曾有此经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初涉泉河不久,在集邮市场见到十几枚“常平通宝”,折二和小平都有。当时卖主要价挺高,挑拣的人不多,好一阵才成交了几枚品相好、背文字多的,一枚小平光背“常平通宝”反而无人问津。这一情景至今令我记忆犹新,大约过了十年我才从《历代古钱图说》中知道小平光背“常平通宝”是初铸品,可惜再也无缘得见。
又过了几十年,已经进入了新世纪,往昔的情景似乎再现了。我在古玩市场又见到十几枚“常平通宝”,其中有一枚罕见的折二背穿上“全”(如图)。“全”是朝鲜地名全罗道的简称;另一说是全罗道兵营监制。这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