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网络广告的发展史
天天向上队
演讲者:李海珍
中国网络广告的起源
获得第一笔广告收入,IBM为AS400的宣传付了3,000美元。--中国互联网历史的一个里程碑
1997年4月,ielsen旗下的专业公司实行站点访问流量的第三方审计,迈出与国际接轨的第一步。
1998年4月,()成为中国大陆首家Intel认证的“优化内容”站点,6月,(现在的新浪)成为中国大陆第二家(非传统媒体第一家)Intel认证的“优化内容”站点。
1998年7月,国中网(中华网前身)宣布“98世界杯网站”获得200万元广告收入。
1998年7月23-25日,Chinabyte()举办了“网络广告,现在就是未来--1998Chinabyte网络培训”。
1999年1月,新浪拿到IBM300,000 美金广告单子。
1999年4月中旬,Doubleclick(京,与传立、新浪、搜狐洽谈合作。
2000年--2002年随着互联网进入寒冬,网络广告的发展也开始进入蛰伏期。
2003年春,非典(SARS)突然降临, ,增长幅度达112%。
2004年--2005年,由于互联网环境的改变,众多互联网公司开始赢利,风投重新大批进入互联网产业,而网络广告市场也稳步增长,平均增长率在70%以上。
2006年--2007年,传统的网络广告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于是各种网络广告模式百花齐放,而网络广告代理公司也成为了资本的宠儿。中国排名前两位的网络广告代理公司好耶与华扬联众陆续被收购。
2007年4月,在美国,Google买下DoubleClick;2007年8月,在中国,百度战略投资随视传媒,联手在市场上推出百度TV。
2008年,海外“大鳄”重新洗牌中国网络广告市场。(如华扬群邑, 浩腾(OMD) ,奥美等)
2008年到2009年,大量有里程碑意义的广告主接纳这种新兴的购买模式,于是,海内外数码媒介购买公司开始认真审视这个购买模式的价值和意义。
2009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经历了低谷——回升——调整一轮发展周期。
,%,%.09Q3网络广告市场规模首次突破了50亿大关,创下了历史新高,中国网络广告市场逐渐步入稳健发展时期。
2011年搜索引擎依然保持着较快增长,%;电子商务平台网站广告实现超过一倍的增长,%%;独立视频网站广告也基本实现了翻番的增长,%。
2012年移动互联网下一个爆发领域:O2O驱动的消费。手机随时都可消费,服务触手可及;随处都可消费,服务无处不在。2012年,移动互联网将和电子商务全面接轨,更多的移动电子商务应用和更为丰富优异的购物体验会陆续呈现到消费者面前。
2001-2010年中国网络广告投放规模及增长率
传统网络广告和两类长尾网络广告
从总体上分
按照千人印象成本(CPM)收费。
按照每点击成本(CPC)收费。
按照每行动成本(CPA)收费。
按照每回应成本(CPR)收费。
按照每购买成本(CPP)收费。
CPS (Cost per sale):按照用户最终购买或者消费服务商联盟活动产品的数量或者金额的一定比例进行分成。
CPL (Cost per lead) :按照广告点击引导用户到达服务商指定网页的有效客户数量计费等。
从收费形式
横幅式广告(banner)
通栏式广告
弹出式广告(pop-up ads)
按钮式广告(button)
插播式广告(interstitial ads)
电子邮件广告(E-DirectMarketing,EDM)
赞助式广告(sponsorship)
分类广告(classified ads)
互动游戏式广告(interactive game)
软件端广告
文字链接广告(text ads)
浮动形广告(floting ads)
联播网广告
关键字广告
比对内容广告按照千人印象成本(CPM)收费。
目前比较流行的有富媒体广告和页内关键字广告。
常见的广告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