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民用飞机非正常操作程序编写流程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民用飞机非正常操作程序编写流程研究.doc

上传人:cj83252951 2017/11/20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民用飞机非正常操作程序编写流程研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民用飞机非正常操作程序编写流程研究
【摘要】非正常操作程序是由于系?y或部件失效而要求机组采取措施,以维持飞机在一种可接受的适航水平,继续安全飞行和着陆的程序。本文通过结合某型民用飞机非正常操作程序的实际编写经验,梳理出一套完整的非正常操作程序编写流程,对后续国产民用飞机相关程序的编写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非正常;操作程序;民用飞机
0 引言
适航规章规定飞机飞行手册(AFM)必须提供在发生故障和失效条件下使用特殊系统或正常系统的备用系统情况下的非正常程序[1]。非正常操作程序作为飞行机组处置飞机故障状况的基本手段,对于保障飞行安全具有的重要意义。目前国内的民机产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机型较少,因而与之相关的非正常操作程序也缺乏成熟的编写经验。本文通过结合某型民用飞机的实际工程经验,从故障识别、故障处置和影响评估这三个方面对民用飞机机组非正常操作程序的编写流程进行了分析和梳理。
1 程序简介
AFM的正常和非常操作程序的分类只与飞机的系统是否正常工作有关,涉及失效或不工作系统的程序为非常程序
[2]。
非正常操作程序项目可分为系统级非正常操作程序和飞机级非正常操作程序两个部分,具体划分如表1所示。
表1 非正常操作程序分类
2 编写流程
非正常操作程序应按照故障识别-故障处置-影响评估的逻辑顺序进行编写。
故障识别
对于大多数故障,飞机可通过飞行机组告警系统以视觉、听觉和触觉的方式或它们的组合为飞行员识别故障提供帮助。除此之外,仍有部分故障在飞机上无特别指示,故需要飞行机组主动识别,例如燃油泄漏,尾喷失火和风挡裂纹等现象。故障识别方式的具体分类如表2所示。
故障处置
1)第一步应判别故障的紧急程度。对于可预见的非常情况下的紧急故障,飞行员应立即决策并采取及时准确的动作充分地减少灾难发生的危险。例如对于发动机失火故障,此时应首先灭火,以避免火情蔓延;对于襟翼失效故障,应首先将最大空速限制到与相邻较大卡位襟翼位置相对应的最大放襟翼速度(VFE),以避免结构破坏。
2)第二步应对失效系统进行恢复。及时采取了准确的动作使飞机暂时回到一个相对安全的飞行状态后,接下来应考虑对失效系统进行恢复。例如襟翼失效故障,速度低于
VFE时,可将襟翼手柄返回先前的选择,然后再回到所需的位置;对于发动机失效故障,空中起动可考虑采用风车起动,交输引气起动或辅助动力装置(APU)引气重起发动机。如果对失效系统恢复成功,可以继续飞行。
3)第三步应对失效系统进行隔离(如果恢复不成功)。例如对于引气泄漏故障,应关闭引气来源及其相应的引气用户。
影响分析
1)梳理不工作项目。在影响评估部分,对故障系统进行隔离和处理完成后,应确认与其交联的系统/设备是否丧失或者降级,如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