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谈紫砂素身壶的创作
摘要:紫砂作品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民族瑰宝,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紫砂;创作;花塑壶;筋纹壶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11/12-400-1
一、紫砂素身壶的特点
紫砂起源于宋代,成熟于明、清时期,紫砂工艺制作发展到今天已到了炉火纯青的时期。紫砂深受人们的喜爱,它令一种简单的饮茶器具变成了一种文化,而艺术价值极强的紫砂壶也在紫砂艺人的努力下变得更加具有推敲的价值。
宜兴紫砂壶根据形态可分为三大类:素身壶、花塑壶、筋纹壶。它们三者鼎立并存于世,相互依托、互相映衬,共同体现出宜兴紫砂艺术的魅力和实用价值。三者各有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都具有紫砂壶最初的风貌。而素身壶以其简单大方的造型,简洁却不失灵动优美的曲线之美,深受广大壶艺爱好者的推崇。也因为它外形与几何形体极其相似,所以在全手工制作之时更加考验作者的制作技巧,制作过程中更加需要精工细作,需要全方位地了解紫砂。
二、紫砂素身壶的创作
紫砂素身壶,它以几何体为主,根据球形、筒形、长方体、立方体等几何形体演变而来。紫砂素身壶在创作过程中要注意各个部位的比例要和谐优美,制作技艺要精湛,并要有良好的实用功能。如壶的嘴、把、钮、盖、肩、腹、圈足等与壶身整体比例应协调;点、线、面的过渡转折要清晰、流畅;造型比例、规整度、严密性等要制作到位;壶的嘴、把、钮在制作过程中要在同一直线上;壶底要平整,盖要严密,并能旋转自如;壶体不能有瑕疵等要求。
精湛的制壶技艺是评审紫砂壶价值优劣的重要标准。以素身壶中的“素身圆壶”为例,它是素身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形体,它可以不加任何点缀修饰来展现紫砂艺人深厚的制作技能、审美观点和精湛的艺术修为。它在紫砂工艺制作中形体虽然是最简练的素心素面的作品,却是紫砂艺人博大胸怀、精湛技艺和崇高艺术修养的综合艺术体现。它也是其他紫砂工艺创作的载体和艺术表现舞台,如书画篆刻、彩绘、雕塑、帖花、镶金等,使它更具魅力和艺术欣赏价值。
在创作过程中,嘴、把设计制作要优美、舒展、自然,犹如地就天成,或圆润,或飘逸。在制作过程中,口、盖要平整严密,截盖制作要到位,不能参差不齐;嵌盖要制作得严密合缝,通转而隙不容发,朴素大方,轮廓圆正;线条要纤巧,方圆要分明、清晰;表面要挺括,圆润光滑刚劲有力;点、线、面要交待清楚等。这些都是在创作和制作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也是素身壶自身价值高低的具体表现。
一把好的紫砂壶可以表现出作者想要表达的艺术情感,紫砂已然不再单纯地是一件饮茶所用的器具,更是作者艺术修为的体现。在所有紫砂分类中,笔者尤为喜爱素身器,因为它的成型制作非常考验制壶者的制作技巧。一把神韵非凡的素身器,能让人在众多的紫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