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2,乙肝疫苗.ppt

格式:ppt   大小:457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乙肝疫苗.ppt

上传人:012luyin 2017/11/21 文件大小:45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乙肝疫苗.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乙肝疫苗
乙肝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HBV不仅能引起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更为严重的是它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全球约有20亿人感染过乙肝病毒(HBV), 亿人患有慢性肝病,其中 %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每年因此疾病死亡50 万~75 万人.。我国乙肝的感染率约 60%,乙肝表面抗原的携带率约 10%, 亿人携带乙肝病毒;每年约有 30 万人最终将死于乙肝有关的慢性疾病。
乙肝人群现状
.
如何判断是否感染乙肝?
乙肝两对半是国内医院最常用的乙肝病毒(HBV)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学标记一共3对,即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e抗原和 e抗体、核心抗原和核心抗体。
由于核心抗原在血中不易测到,试剂盒也不过关,所以还剩两对半抗原抗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乙肝两对半”检查,或称“乙肝五项”检查。平常所说得大三阳,为急性或慢性乙肝,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小三阳为急性或慢性乙肝,但传染性较弱。
乙肝两对半,是用来排查机体有无感染乙肝病毒,对于乙肝传染性强弱仅能做一个初步的估计指标。HBV-DNA检查,是用来检查乙肝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数量、复制指标,能够能为精确的判断出乙肝病毒在体内的复制、传染强弱情况。


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是一种预防乙型肝炎的疫苗,乙肝疫苗接种后,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存在于人的体液之中,乙肝病毒一旦出现,抗体会立即作用,将其清除,阻止感染,并不会伤害肝脏,从而使人体具有了预防乙肝的免疫力。因此乙肝疫苗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把保护伞。
乙肝疫苗可分为
血源乙肝疫苗
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血浆中分离乙肝表面抗原(HbsAg),经处理后而制成。
基因工程疫苗
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是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即构建含有乙肝表面抗原基因的重组质粒,然后转染相应的宿主细胞,如酵母、CHO细胞,生产乙肝表面抗原蛋白。利用重组酵母生产的叫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利用CHO细胞生产的叫重组CHO乙肝疫苗。
血源乙肝疫苗的制备:是以密度梯度离心为主,结合盐析和超滤为辅的综合纯化方法。
在HBs Ag阳性血浆内加入***化钙,除去纤维蛋白。加入硫酸铵经低速离心收集沉淀即为HBs Ag的粗提物。
精提纯,采用超速离心技术。可将HBs Ag与球蛋白有效分离,再通过以蔗糖为介质的速率区带离心才能彻底分离。
表面抗原的灭活,HBs Ag经胃酶消化后通过洗涤浓缩,将残存的微量杂蛋白彻底去除。
1
2
3
血源乙肝疫苗
自1985年以来,我国一直采用接种血源乙肝疫苗预防乙肝,血源乙肝疫苗对控制我国乙肝大面积流行曾起了很大作用,但是,由于血源乙肝疫苗需用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的血浆为原料,它具有一些自身无法克服的缺点。
血源乙肝疫苗的缺点:
在表面抗原阳性血浆的采集、运输和加工过程中,存在着引发血源性传染病流行的可能性;
3
在血源乙肝疫苗的生产过程中,虽采用三步灭活工艺,但三步灭活不足以将血源中所有已知和未知的潜在致病因子全部灭活,难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血源乙肝疫苗受种者绝对安全;
4
如上所述,为了灭活乙肝病毒,需采用三步灭活工艺,但三步灭活对疫苗的免疫原性有影响。因此,由于血源乙肝疫苗的内部矛盾性,决定了血源乙肝疫苗只能作为一种过渡性疫苗,1997年卫生部专门下发57号文件,具体部署用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取代血源乙肝疫苗事宜。
血源乙肝疫苗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