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pptx

格式:pptx   大小:876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pptx

上传人:yixingmaoh 2017/11/21 文件大小:87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病因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外科及妇产科手术后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若不及时处理,可导致病人患肢完全或部分功能丧失而致残,还可以发生致命性的肺栓塞。
发病因素包括肥胖、静脉血栓史、静脉曲张、凝血机制异常、糖尿病、口服避孕药、外伤、分娩等。DVT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肢疼痛、肿胀、浅表静脉扩张、皮肤温度增高和低热,重者可发生股青肿,血栓脱落进入肺部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肺梗塞(PE)。发病一般在术后3~15d。
危险度分组
按年龄、外科手术时间及基础疾病分为三组
低危人群:年龄<40岁,较小的外科手术(30min以内),无其他危险因素,长期卧床;
中危人群:年龄40~60岁,有危险因素的较小手术;无危险因素的非大手术;<40岁,无危险因素的大手术;
高危人群:>60岁,或有危险因素的非大手术;40~60岁,有危险因素,既往有静脉血栓栓塞征(VTE)、肿瘤、血液高凝状态的大手术;
临床表现
(1)周围型(2)中央型(3)混合型
临床表现
周围型: 也称小腿静脉丛血栓形成。血栓形成后, 因血栓局限, 多数症状较轻,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小腿疼痛和轻度肿胀, 活动受限。症状与血栓形成时间一致。主要体征为足背屈时牵拉腓肠肌引起疼痛(Homan阳性) 及腓肠肌压痛(Neuhof阳性) 。
临床表现
中心型: 也称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左侧多见, 表现为臀部以下肿胀, 下肢腹股沟及患侧腹壁浅静脉怒张, 皮肤温度升高, 深静脉走向压痛。血栓可向上延伸至下腔静脉, 向下可累及整个下肢深静脉, 成为混合型。血栓脱落可导致肺栓塞, 威胁病人生命。
临床表现
混合型: 即全下肢深静脉及肌肉静脉丛均有血栓形成, 可以由周围型扩展而来开始症状较轻未引起注意, 以后肿胀平面逐渐上升, 直至全下肢水肿始被发现。此出现临床表现与血栓形成过程的时间一致, 也可以由中心型向下扩展所致其临床表现不易与中心型鉴别。
辅助检查
(一)放射性同位素检查目前有同位素静脉造影和放射性纤维蛋白原试验两种方法。前者处于实验研究阶段,尚未在临床应用;后者是应用125碘标记人体纤维蛋白元,能被正在形成的血栓所摄取,每克血栓中含量要比等量血液高5倍以上,因而形成放射性浓稀现象,在下肢体进行扫描,即能判断有无血栓形成。该法操作简便,无创伤,正确率高,可以发现较小静脉隐匿型血栓。
(二)超声波检查利用多普勒效应,将探头置于较大静脉的体表,可闻及或描记静脉血流音,如该部无血流音,可说明静脉栓塞。应用新型显像仪,还可直接观察静脉直径及腔内情况,可了解栓塞的大小及其所在部位。
辅助检查
(三)电阻抗体积描记检查采用各种容积描记仪,测定气囊带阻断股静脉回流后小腿容积增加程度,以及去除阻断后小腿容积减少速率,从而可判断下肢静脉通畅度,以确定有无静脉血栓形成。
(四)静脉测压站立位足背静脉正常压力一般为130cmH2O,踝关节伸屈活动时,一般下降为60cmH2O,停止活动后,压力回升,回升时间超过20秒钟。主干静脉有血栓形成时,站立位无论静息或活动时压力,均明显升高。回升时间增快,一般为10秒钟左右。